精神疾病的藥物是治療的一大難關!好比思覺失調症、失智症、躁鬱症、成癮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精神疾患,具備多樣性和異質性,療效十分有限,但透過 14 家醫院聯盟推動新研究進展,有了重大發現。
中國醫藥大學成癮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藍先元指出,台灣精神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於求全首次發現新藥「苯甲酸鈉」能改善早期失智症病人的認知功能,效果也比現有藥物更快、更安全。
苯甲酸鈉+經顱刺激治阿茲海默症
而在今年 2023 年 9 月更以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測試「經顱直流電刺激」加上食品防腐劑「苯甲酸鈉」,對於早期阿茲海默症有療效,未來可以朝延長治療或給予苯甲酸鈉等設計,進行研究。
此外,隨著失智症盛行率與日俱增,目前精神疾病的篩檢都靠臨床問診為主,缺乏生物標記,但聯盟率先建立 G72 蛋白與 SLC7A11 mRAN 作為生物標記,可以精準檢測阿自海默症的血液疾病診斷。
老年憂鬱症比年輕型憂鬱更棘手
憂鬱症如今成為全球三大疾病之一,但現有藥物發展效果不太好,目前臨床缺乏藥物可以治療重鬱症,如果長期忽視,病人未來會發展成失智症,變成另一大危機。
台北榮民醫院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發現,使用經顱磁刺激術和少量K他命可以快速有效治療憂鬱,甚至透過生物標記,可以偵測腦袋正常老化和快速老化的差異。
由於年長罹患憂鬱症,比年輕人憂鬱症更難治療,但研究可從天然物和食品添加物中找到苯甲酸鈉化合物,可以活化腦部受體 NMDA 來改善失智、改善老年憂鬱症的壓力知覺、認知功能及治療依從性。
此外,很多人以為精神病藥物要吃一輩子,台大醫院研究顯示,部分思覺失調症者是可以減藥的,且副作用越少,生活品質越好。而自閉症治療研究,發現拉’長經顱刺激術治療時間,並不會比較好。
文/謝承恩 圖/黃懷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