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近 1/4 交通死亡為高齡騎士!提升長輩認知功能和體能是關鍵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截至 2023 年底,65 歲以上老年人口計 429 萬 6,985 人,占全國人口比率已達 18.35%,2025 年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近年來,高齡議題為社會關注的一大重點,其中「高齡駕駛」也逐漸受到大眾討論。

台灣於 2017 年開始實施 75 歲以上高齡駕駛人「三年一換照」政策,但是根據警政署道安資訊網統計,去年全台道路事故死亡人數中,竟有接近四分之一為高齡機車騎士。

高齡換照政策的目的,在於降低高齡交通事故的比例,然而實際上換照政策的成效否有直接反應在事故的發生與傷亡數據上呢?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李中一教授也坦言,目前尚無研究數據顯示換照政策影響高齡交通事故發生率及死亡率,未來仍需著手進行相關數據研究。

可參酌日本經驗,增加認知功能檢測難度

由於老化可能導致視力、體能、認知功能等駕車的重要能力退化,所以高齡換照除了「體格檢查」外,還須檢附「未患中度以上失智症證明」或通過「認知功能測驗」。其中「認知功能測驗」是參考日本作法,以簡易的認知功能測驗,檢測駕駛人對時間及空間的正確認知能力、近程記憶思考之能力、判斷力並用能力等,初步檢測駕駛人是否有失智傾向。

李中一教授表示,前往日本筑波大學考察日本高齡交通安全時,曾實際體驗當地的認知功能測驗,發現測驗的形式相同,但是難易度卻相差甚巨,例如:2 分鐘的記憶測試中台灣僅需記 3、4 個物件,日本則達 16 個之多,且中間會進行干擾來分散注意力,提升認知功能測驗的難度,也讓測驗更具有效性。未來台灣換照測驗是否需借鏡日本增加內容難度,值得考慮。

2022年嘉義市、台南市使用機車出行比例分別為第一及第二名

首創多面向道安課程,高齡駕駛政策參考依據

高齡駕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滿足「長者移動」的需求,特別是在中南部地區,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的比例較低於北部近 3 成,使得許多長者在需要外出時,不得不依賴自行駕駛來解決移動問題。再加上這些地區的醫療院所等資源較少,移動距離較遠,且大眾運輸系統不夠完善,使得長者難以依賴公共交通工具進行日常出行。這些情況反映出高齡駕駛不僅是個人自由和獨立性的表現,更是生活所需的必然選擇。

由於自行駕駛是高齡者生活必需,也因此,足夠的駕駛能力對於高齡者用路安全就顯重要。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為此在台南首創「高齡者內在健康力與駕駛機動車輛安全性提升」計畫,希望透過一系列肌力、平衡力、敏捷力的訓練,加上道安資訊的宣導課程,提升高齡駕駛的安全性。這項計畫成果也顯示,高齡騎士課程參與者在道路危險感知的表現則有顯著進步,正確道安回答率由 28 %提高至 40 %,近 7 成的參與者表示自己的騎乘違規行為相較課前減少,這些成果都為未來台灣規劃高齡駕駛政策時,提供了值得參考的實證數據。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李中一特聘教授

文 、圖 / 陳曉珊、圖 / 林欣儀

延伸閱讀
長者交通事故年年攀升!訓練「三力」提升高齡騎士用路安全
年齡如何影響心理健康與認知功能?研究探索老年人與年輕人的大腦活動差異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可改善!國際研究發現「這種訓練方法」最能改善長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