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手機看太多!白內障患者年輕化 新科技助「擺脫眼鏡」

白內障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失明原因,最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許多長輩常拖到病情嚴重才願意就診,往往增加失明的風險。根據健保署統計,白內障手術一年近20萬例,居國內三大非緊急手術之冠。只是過去許多迷思,覺得手術後還是有可能要戴眼鏡,如今利用屈光白內障手術,結合術中即時測量,過去有閃光、老花、近視等情況都沒了,患者開心「終於擺脫眼鏡」。

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治醫生林浤裕指出,白內障其實就是種眼睛老化的現象,常常告訴患者不要擔心,幾乎70歲以上的患者,有80%都有白內障問題,但白內障只要一生開過一次刀,沒有意外不會再有第二次,千萬別等到眼睛真的嚴重惡化再開刀,惡化會引起青光眼甚至失明。尤其現在3C產品用得多,白內障患者年紀也逐漸下降。

科技輔助修正誤差值! 完美視力1.0不是夢

只是過去調查顯示,白內障手術過去都在手術前,測量精準測不易,病人抱怨換了最貴的人工水晶體卻仍「霧煞煞」看不清,不滿意人數高達60%至70%,有的直接是視力未達標準,須進行第2次手術。林浤裕醫師表示,現在搭配術中即時測量新科技,在手術中拿掉混濁的白內障後,在進行測量植入準確的人工水晶體,大幅提升術後不需要載帶眼鏡的困擾。

從今年六月開始,目前台灣有近百名的個案,利用這樣的技術,尤其針對是做過雷射手術的病患,或是高度近視的白內障患者。臨床上有名40歲的鎖匠,因為工作上需要,常常暴露在LED的強光下,白內障不止居於眼前中央,視力嚴重影響,一定要透過屈光白內障手術將混濁水晶體取出,還好有術中即時測量,避免過去術前的數度落差,做到測量病患度數的「精準性」。最後鎖匠在手術後,視力恢復1.0,也沒有散光等問題,終於能徹底擺脫眼鏡。

術中即時測量科技

什麼時候做手術最佳時機?

林浤裕醫師解釋,在美國他們會請病人填問卷進行評估,例如晚上視力是否變得比較差、會不會畏光等等,而在台灣醫生們建議,千萬別等到白內障「熟」一點,再換人工水晶體比較好,這樣的說法其實已經過時。生活環境和過去不再一樣,一旦讓你覺得「生活有受影響」,例如計程車司機因為白內障,視力只剩0.4、0.5,無法好好開車,醫生就會希望儘早完成手術,恢復正常生活。

目前台灣是繼日本之後,開始推進術中即時測量,經生物辨識影像,即時測量全眼的球鏡度數,配合大數據演算,手術僅多3-5分鐘,只是目前這項技術,還在向衛生局申請,未來會採用自費項目。

延伸閱讀:

白內障手術後突然看不清楚 小心是視網膜剝離等4種併發症

年輕也會白內障!近視加深換鏡片也沒用 你的水晶體已經熟了

開完白內障,一定要裝人工水晶體嗎?醫師教你這樣選! 

文/王芊淩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