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登上傳染病排行榜!短短4個月已超越SARS、伊波拉

隨著人類的移動,疾病也會跟著傳播。即使在現代社會中,大流行仍幾乎是恆定的,儘管並非每次暴發都達到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程度。

本文列舉了從西元 2 世紀的安東尼大瘟疫,到近日的新冠肺炎,人類歷史上較有名的傳染疾病。

從史前時代,疾病就一直困擾著人類,這是我們的致命缺陷。但是,一直到人類逐漸出現農業社會、開始群體定居後,這些疾病的規模和傳播才急劇增加。廣泛的貿易為加速這種流行病的人與動物互動創造了新的機會。瘧疾結核病、麻風病、流感、天花等疾病,在這個早期階段首次出現。

人類文明程度越高、城市越大、貿易路線越特殊,與不同人群、動物和生態系統的接觸越多,大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儘管歷史上一直存在疾病和流行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一個持續的趨勢-死亡率逐漸降低。醫療保健的改善和對大流行病孵化因素的了解已成為減輕其影響的有力工具。

疾病被視為遠古時期的眾神之怒

在許多古代社會中,人們相信,神靈會因為發怒,給人們帶來疾病和破壞。這種不科學的看法常常導致災難性的反應,像是暴亂、大型祭祀、祈禱,導致死亡人口加劇。

舉例來說,發生在西元 6 世紀的查士丁尼瘟疫,其實是透過陸地和海洋的貿易路線,從埃及和印度東北部透過地中海港口進入了拜占庭帝國。然而,人民將這場瘟疫歸咎於查士丁尼大帝,宣稱他要不就是魔鬼,要不就是因為邪惡而遭致上帝對他施加了懲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一事件可能會破壞查士丁尼大帝重新統一羅馬帝國的計畫,並標誌著黑暗時代的開始。

幸運的是,人類對疾病原因的理解得到了改善,儘管對現代大流行的反應速度仍然緩慢且不完善,但是相較於當時已經有極大的提升。

中古時期已經會透過「隔離」來阻斷疾病

避免疾病傳播,關鍵在於隔離,隔離的實踐始於 14 世紀,以保護沿海城市免受瘟疫的侵襲。當時的港口當局,會要求從受感染港口到達的船隻,在著陸前必須於停留 40 天。

一直到 19 世紀中葉,人們利用地理以及統計分析,做到了進一步的防疫工作。最知名的就是 1854 年,約翰·斯諾(John Snow)博士透過研究霍亂染病人口的水井研究,發現罹患霍亂的人都集中在同一個水井。在封閉了特定的水井之後,霍亂的疫情也得到了控制。

新冠肺炎短短 4 個月就登上流行病死亡人數排行榜!

附圖是從古至今知名傳染病的死亡人數排名,可以發現,新冠肺炎雖然從出現到現在,只有短短 4 個月的時間,但是死亡人數已經超越了近年來知名的伊波拉、MERS以及SARS

若是夏天時疾病無法趨緩,新冠肺炎恐怕將一路惡化下去。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主任佛奇(Anthony Fauci) 30 日預測,美國將於今年秋季再次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屆時,新冠肺炎是否繼續在排行榜上晉級,也未可知。

控制住 R0 才能抑制新冠傳播速度

隨著人們對於流行病的認知越來越透徹,流行病學家使用了一種被稱為 R0 值的方式來追蹤一種疾病的傳染性。 R0 值也就是病毒基本再生數,指 1 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

我們可以看到,麻疹高居榜首, R0 範圍在 12 – 18 之間,傳染性最強。這意味著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一個人平均可以感染 12 至 18 人。

儘管麻疹可能是最致命的,但接種疫苗和畜群免疫可以遏制麻疹的蔓延。對疾病免疫的人越多,疾病擴散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接種疫苗對於預防已知和可治療疾病的複發至關重要。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發現,可致命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virus)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並造成感染的能力,最高可達「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 20 倍。

由於爆發仍在繼續,研究人員仍在學習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因此很難計算和預測新冠病毒的真正影響。不過,只要透過有效的管控手法,並配合相關的治療手法,就能有效降低 R0 值。

城市化與疾病傳播息息相關

從小型狩獵和採集部落到大都市,人類相互依賴,也引發了疾病傳播的機會。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正在將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帶入人口稠密的社區,而人口的增加,也給環境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同時,過去十年來,空中的運輸量幾乎翻了一番。

不過,隨著世界各地的組織和政府,要求公民維持社交距離以幫助降低感染率,這種透過聚集方式而造成的傳染病,就能過大幅降低。隨著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越來越深,也能提出更有效率的抑制疫情方式,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疫情專區不斷更新

新冠肺炎感染力比流感強3倍!專家警告:1名病人最多可感染5.9萬人

社交距離2公尺不能阻絕新冠肺炎!MIT研究:至少8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