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施打 BNT 疫苗後心血管不良事件較高!國際期刊研究:心跳過快最常見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國也力拼疫苗施打,台灣目前有 AZ 疫苗、莫德納疫苗、國產高端疫苗供民眾選擇施打,未來 BNT 疫苗也將到貨,而不同種類疫苗的副作用對於各年齡層或是個人的副作用,輕重也有所差異。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接種 BNT 疫苗後,發生心血管不良反應的事件總數,對比 AZ 以及莫德納疫苗比較高。

研究指出,去年 12/15 至今年 1/24 期間,針對 3 萬 523 人進行分析,接種疫苗後共發生 10 萬 3954 起不良反應,其中接受 BNT 疫苗後心血管不良事件總數較高,在 4863 例接種後心血管不良反應事件裡,BNT 疫苗就佔了 4201 例,達到 8 成。

接種疫苗後心血管不良反應 「心跳過快」比率較高

從研究中可以觀察到,接種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如下:

  • 心跳過快 (16.41%)
  • 潮紅 (12.17%)
  • 高血壓 (5.82%)
  • 低血壓 (3.60%)
  • 畏寒 (2.41%)

而研究中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分析中,老年組與急性心肌梗塞、心臟驟停和循環衰竭有關。另外各年齡組男女均有高血壓、重度高血壓、室上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跳過快、心悸等不良反應。

就目前分析結果顯示,接受輝瑞-BioNTech COVID-19 (BNT162b2) 疫苗個體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總數較高,不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高偉峰教授表示,「目前相關文獻還沒有分析出原因,至於心悸的不良反應,可能是和民眾施打疫苗過後緊張有關係。」

高偉峰也建議,打完疫苗後需要多補充水分,避免喝茶或是刺激性飲料,且應該要多休息,「這篇文獻來說,確實 BNT 疫苗心血管方面副作用較高,若以結果來看,如果有高血壓的病人,可能要特別注意需不需要調整藥物,或是選擇其他疫苗。」
另外,中華心肌梗塞與中風預警推廣協會理事長張國源博士也分析,目前有紀錄顯示,施打 BNT 疫苗 3 萬人中,有 150 人發生心肌炎,另 150 人發生心包膜炎,平均下來為每五十萬人中,會有一人會發生心肌炎。

張國源博士表示,許多心肌梗塞和中風的人,他們的心臟、血管比較脆弱,所以接種疫苗對身體結構來說也是一個蠻大的衝擊,若高血壓減低血壓超過 63mmhg,就有可能是心肌炎,而其實 BNT 疫苗和莫德納疫苗,施打後發生心肌炎的比率是差不多的,但比例並不高,還是建議民眾去施打疫苗,而施打過後也要密切觀察身體狀況。

而目前台灣 BNT 疫苗將優先保留給 12 至 17歲青少年施打,家長也擔心相關副作用為何,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主要會出現頭暈、 噁心、頭痛發燒,在年輕族群來說,發燒比率一到兩成,平均約一成。

另外,接種前希望家長詳閱說明書,會特別在意願上說明無論是mRNA疫苗或 BNT疫苗會發生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胸痛、呼吸困難,而男生發生機率比女生高,「會在說明書上詳加說明。」

羅一鈞也提醒,是否適合施打主要是看有沒有對疫苗成份有過敏,目前有些慢性疾病的人,如果還沒妥善控制,建議跟主是醫師討論要不要做接種。

施打疫苗後 專家建議:勤量測血壓、血氧

張國源也建議民眾施打疫苗後,應該要頻繁的量測血壓和血氧,血壓應小於 130mmhg,血氧則是應不低於 94%。

世界衛生組織將心血管疾病列為人類最大的疾病,死亡率為 30%,秋天到來,張國源也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無論是打疫苗後或是日常生活,都應該要勤量血壓和血氧,注意自身狀況。

專家進行分析,以往造成心血管疾病最大的原因為「抽菸」,但近年「不正當飲食」,成了心血管疾病的主因,因此張國源也建議,民眾在日常飲食方面,鹽分不宜攝取太多,可多吃像是甘藍菜、綠花椰菜、大白菜、包心菜、韭菜、蔥、蒜等十字花科的植物,另外,秋刀魚、鯖魚中的 Omega 3,對控制心血管疾病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https://www.dovepress.com/cardiovascular-adverse-events-reported-from-covid-19-vaccines-a-study–peer-reviewed-fulltext-article-IJGM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COVID-19/哪個疫苗廠牌出現突破性感染最多?冰島年輕族群打嬌生感染機率最高
COVID-19/9 人完整接種兩劑 AZ 仍染疫!莊人祥:皆屬輕症、無併發症
懷孕體重增加多少算正常?適度調控更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