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洗腎可以嗎? 醫揭「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的差異

腎功能低下的民眾,生活上處處不便,甚至有些人每周都需要排出時間前往洗腎,腎友們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和諧共處之道,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醫師指出有些病患可以選擇居家腹膜透析,但其實很多人對腹膜透析並不了解,針對相關常見的疑問,醫師一次解釋清楚。

國人洗腎發生率在 2022 年首度出現負成長 ,顯見國內對腎臟病的防治已有實質成效。而正在使用透析人口從健保資料來看,採用血液透析病人數仍高過腹膜透析,且健保在洗腎預算上,並沒有因為透析病人減少而縮減。其中,在「全民健康保險鼓勵院所加強推動腹膜透析與提升照護品質計畫」中,去年更編列超過4億用來鼓勵加強使用居家腹膜透析。而針對腹膜透析的相關問題,以下分別說明之。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所需時間有何不同?

血液透析所需時間
部立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麥斯指出,洗腎病人每次進行血液透析都要在診所或醫院坐上4小時,每星期要到醫院或洗腎中心3次。洗血病人要根據診所或醫院的時間表而調整自己的日程,期間無法正常上課或上班,時間上限制多,不及洗肚彈性。

腹膜透析所需時間
吳麥斯說明,腹膜透析比血液透析就較方便,它有2種,分別為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 (CAPD) 和家居機器輔助腹膜透析 (APD),兩種都可以在家進行。洗腎病人進行 CAPD 時,需要人手換水。把洗肚水導入及排出各需要 20-30 分鐘。洗肚期間洗肚水會逗留在體內 4-8 小時,但是病人可以同時做其他事情。

腹膜透析誰不能做?

吳麥斯提醒,並不是每個患者都是合施做腹膜透析,民眾需到院所和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他解釋,一般而言,不適合施做腹膜透析者包括:患者腹部曾經有過大手術、使用人工肛門、疝氣、腸憩室、腹腔與肋膜腔相通、腹膜功能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差、精神病患、無法自我照顧者。民眾有前述狀況者,可以到醫院請醫師評估判斷是否適合施做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會感染腹膜炎嗎?

許多腎友擔心居家治療的安全性,特別是感染風險。吳麥斯解釋,台灣在腹膜透析方面的照護品質優異,腹膜炎發生率平均每 5 年僅一次,低於國際指標平均每 2.5 年發生一次。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感染的風險較低,若出現問題,只要及早在門診進行抗生素治療,就可避免住院;血液透析一旦感染恐為全身性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此外,吳麥斯也強調,隨著醫學進步,不斷改善腹膜透析的器材設備,管路也更優化,仍有導管出口發炎或感染、引流不順、疝氣、腹壁水腫等等風險,最常見也是最嚴重則是腹膜炎,如透析液顏色不正常、混濁,並伴隨腹痛、腹瀉、發燒、嘔吐等,如有類似情況,要趕緊就醫,將流出透析液帶往醫院確認,除了吃藥治療,要搭配高蛋白飲食且少量多餐,控制飲水量。

洗腎腹膜透析併發症如何預防?

吳麥斯進一步指出,預防腹膜透析併發症感染風險上門,要做好換液時無菌工作,管路接口也都要徹底清潔,確實依照醫護人員指導的方式進行,如有任何身體不適建議要及時就醫,避免腸胃疾病,如有要接受腹部侵入性檢查或術式,要由專業醫師判斷,依照實際情況與醫師叮囑,接受抗生素預防藥物。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部立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