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家庭裡面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長年忙於照顧家庭,承受多重壓力下,即便出現身體病痛,也可能會採取忍耐,直到嚴重才想到就醫。不過,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怡君提醒,有 7 大公費成人健康檢查可做,除了沒有疾病史的人之外,建議有 3 大高風險族群更要注意健康管理。
陳怡君提到,為了維護國人健康,政府提供多種類免費的預防保健服務,讓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尤其是辛勞的媽媽們,更不能錯過這些合適檢查,依據年齡與健康狀況安排,更能幫助保持健康、預防疾病。
陳怡君表示,成人健康檢查的內容包括 2 大階段。第 1 階段為身體檢查及血液檢查,包括個人及家族史、身高體重、腰圍、視力、血壓等;還有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及 B、C 肝炎、尿液蛋白檢查等。
第 2 階段為健康諮詢及衛教指導:戒菸、戒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等。

3 大特殊高風險族群要留意 醫:吸菸、肥胖及家族病史
一般而言,若沒有特殊病史,民眾可按照年齡及時程表安排定期健檢。但陳怡君提到,下列 3 大特殊高風險族群則要留意,
- 長期吸菸者:長期吸菸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呼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及多種癌症的風險;應定期檢查追蹤,並積極戒菸。
- 肥胖者:肥胖是許多慢性病的誘因,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和膽結石等疾病風險會顯著增加。陳怡君提醒,當身體質量指數 (BMI) 大於或等於 27,或是腰圍超過 80 公分,即可認定為肥胖。須注意定期進行心血管、糖尿病、睡眠呼吸等相關篩檢。
- 代謝性疾病或癌症家族病史者:若媽媽一等親家人中有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病史,應定期進行健檢,特別針對家族史的疾病加強篩檢,才能提早發現問題,並及時進行治療。
不過,健康的改善不僅依賴檢查結果,而是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與飲食習慣。陳怡君提到,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充足休息及避開菸酒等有害化學物質,對於降低疾病風險都有積極作用。也因為健康檢查是健康保健的重要步驟,同時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也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