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九年失能怎麼辦?會計師提醒:指定監護人比你想的更重要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與高齡醫療照護協同負責人蔡晏潭表示,依據社家署統計,人會在老後約九年時間,會開始進入失能,再到安寧,如果財產規劃在失智失能之前沒有處理好,要面臨財務、法律、醫療、生活等問題要解決。在法律上,有法定監護和意定監護,決定這些事務交由誰來處理,建議民眾可以提前作參考。

失能怎麼辦?指定監護很重要

根據衛福部社會家庭署統計,一般人在晚年有可能會經歷約九年的失能階段,從認知退化、失智,到生活無法自理,這段時間也將面臨財產與照護安排的關鍵課題。

蔡晏潭指出,當一個人無法自己處理財產時,法律上會啟動「監護權」制度。這分為兩種方式:

  1. 法定監護:若生前未做安排,法院將依親屬關係指定監護人。
  2. 意定監護:可事先主動指定信任的人擔任監護人,提早規劃自己的未來。

但蔡晏潭提醒,老後會面對的挑戰不只有法律與財務,還包括醫療與生活照顧,而「很少有一個人能同時處理這四件事」。萬一只交給一人,可能會導致:

  • 此人擁有過多財產處分權
  • 或者承擔過大壓力,難以負荷

文 / 楊依嘉、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老後的錢還是你的嗎?會計師曝家庭矛盾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 會計師揭關鍵數字
王必勝「白飯族」7個月瘦16公斤 自嘲嫩雞變土雞,公開必勝減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