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o Topics, 中醫調理, 健康醫療, 影音健康
78歲精神奕奕的秘密!中醫院士林昭庚教你養精氣神的動靜功法
「我78歲了,每天行程滿檔,還能大聲演講、思緒清晰,靠的是養生三寶,中研院院士林昭庚在中醫養生領域深耕數十年,從年輕練太極拳到老年調整為甩手功與快走,親自分享他實踐超過半世紀的養生法則。
養生三寶 動功、靜功、食療
林昭庚強調,養生不能只靠吃對東西,還要搭配身體與心靈的鍛鍊。他的「三合一」養生術包含:
- 動功:太極拳、甩手功、快走等溫和運動,講求不過度。
- 靜功:打坐、吐納、冥想,幫助心靈沉靜。
- 食療:依照體質調整飲食,控制鹽糖攝取,多吃天然抗氧化食物。
太極拳不只是武術
從年輕練太極拳到老年調整為甩手功與快走,林昭庚遵循一個原則:運動不能太強度,要剛剛好。他引用美國心臟協會公式「220次(bpm)-年齡」乘以0.6~0.85,找出適合自己心率區間,並提醒:「不要以為流汗就是好運動,能舒服喘一點才剛好。」
靜下心也能降血壓、養神明
當遇到壓力與情緒時,林昭庚會選擇「坐如鐘」的禪坐方式,搭配眼觀鼻、鼻觀心的吐納法。他說「若能把腦放空,養神就能穩心,心一穩,身就健康。」
食療也講時辰 中醫精準配合自然節律
林昭庚分享中醫的「子午流注」原則:
- 早上7~9點 吃早餐(辰時,胃經最旺)
- 11點~13點 為「午時」入心經,情緒易躁,需清心寡欲
- 晚上11點前 必須入睡(子時),養精藏氣最關鍵
這些都呼應了現代醫學強調的「生活規律」,其實早已藏在老祖宗智慧裡。
養神比養身更難
林昭庚提醒,中醫說養生要養「 精、氣、神 」,而神是最難養的。他認為心靈的修養源自儒、釋、道三家的精神:盡本分、為而不爭、隨緣而安。懂得利他、不計較,自然身心和諧,健康不藥而癒。
文 / 楊依嘉、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不靠吃藥也能穩定血壓!中研院士林昭庚的養生逆轉法
斷食善終、安樂死是出路嗎?台大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善終是被理解照顧到最後
衛福部最新十大死因公布 癌症第一 女性失智與衰老躍進前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