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也會中風?1歲1個月女娃患「毛毛樣腦血管病變」治癒

iStock-511932886

一歲一個月大的黃小妹妹還不大會表達,某天媽媽一直覺得她不大對勁,沒想到突然吐了一、兩次後就開始全身抽搐,眼神上吊,出現類似休克的症狀。家住金門的媽媽趕緊帶著她跨海來台灣看診,經過長庚確診是毛毛樣腦血管病變,而且很有可能是全球年齡最小的毛毛樣病患。

不是只有中老年人才會中風,就連一、兩歲的幼童也有可能會中風,這種好發在兒童身上的腦中風俗稱「毛毛樣血管疾病」。

毛毛樣「moyamoya」在日的音義是描述「煙霧繚繞」的意思,因此,毛毛樣血管疾病又稱為腦血管雲霧狀疾病,這種疾病主要因是因為顱內內頸動脈不明原因的漸進式狹窄及阻塞所造成。相當於歐美國家,我們所處的東亞區域一帶正是此類疾病的流行區域,東亞地區的發生率特別高。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 從2000年到2011年,台灣平均每年平均有35名新生個案發生,發生率為10萬人口0.15人。這個疾病好發在兩個年齡層,分別是5-14的小孩及40-44歲成人,其中小孩發生率較高,女生發生的比例又是男生的1.4倍,發病後100位病患中約有3人死亡。

長庚醫院神外科系主任吳杰才醫師指出,小朋友罹患毛毛樣病變會有不同表現,例如頭痛、頭晕、短暫的單側肢體無力、癲癇等症狀,少數個案則會出現發展遲緩或持續神經異常症狀,年紀較大的小朋友或青年人也可能出現腦出血或腦缺血的狀況。

吳杰才指出,面對毛毛樣腦血管病變,最好的治方式還是透過手術,將顱外的血管接到顱內,幫助腦內血液循環,或是透過個人化影像如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定位方式,進行將一些帶著血管的頭皮皮瓣種植在缺血表面的微創手術,讓血液可以透過皮瓣與腦表皮的血流建立新的循環。

長庚醫院28日舉行記會,公布黃小妹妹成功接受毛毛樣腦病變手術的成功案例,吳杰才指出,年僅1歲1個月的黃小妹妹年紀小,體重輕,適合的血管直徑大約只有0.7-0.8公厘,需要高度的顯微手術重建技巧,而她成為長庚、甚至可能是全球成功接受毛毛樣病變複合手術的最小病童。

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系教授鄭明輝表示,像類似黃小妹妹這樣的手術,有時需拿小腿血管或耳朵的血管,在放大20倍的顯微鏡下來連接腦內阻塞的血管,而像這樣顱內血管繞道手術搭橋成功的機率可以高達98%,長庚醫院的醫療技術可以說是領先全球。

長庚醫院指出,兒童病患發病時可能以血管阻塞或腦出血的方式表現,其中以血管阻塞的禨率較高,當腦部缺氧或出血時通常會出現神經異常,所以家中小孩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

文/陳亦云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