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殺頻傳~醫學觀點:「模仿效應」肇禍!

freepik

近期情殺事件頻頻發生,分別傳出結縭40年又離婚的妻遭夫分屍、台大高材生遭男友分屍及美女直播主談分手,遭前男友砍死等社會案件。相關案件一再被媒體詳細報導,連砍殺過程、從哪個部位下刀等都鉅細靡遺,容易引起模仿效應…..

什麼是模仿效應?

在《侵略和暴力行為》《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的臨床研究醫學期刊中,犯罪行為與模仿效應(copycat effect)的論文裡,分析了許多模仿犯罪的案例,發現大眾媒體及網路加劇了某些類型的犯罪行為,一部分是由媒體傳播,學習到過去無法得知的犯罪手法。

另一方面是,媒體大篇幅報導並反覆投放負面訊息,若人格不健全者的視覺及聽覺不斷地接受這樣的負面訊息刺激,便容易產生行動,例如:歐美模仿持槍殺人或日本的模仿自殺等,即為模仿效應。

當媒體工作者以驚悚方式報導犯罪者的砍殺過程和探討其如何犯案,甚至從何部位下刀時,是否應要反思這些內容會不會引起他人模仿,成了下一波恐怖兇案的參考素材?

認識犯罪心理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雷斯勒,曾為了研究特定重大刑犯者或連續殺人犯特異的心理機制,進行深度訪談。發現這些人,大多都有不愉快的童年經驗或是與家人關係不和睦所造成,犯罪的種子很多都是幼童或青年期埋下,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發展為血腥殺戮的瘋狂行為;從了解罪犯的成長背景、行凶動機、內心幻想以及特殊的癖好,精準描繪出罪犯的犯罪心理與他們所擁有的反社會人格。

該如何因應犯罪事件?

台灣目前沒有類似專門處理反社會人格的問題單位,因此,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周煌智認為,應建立心理健康篩檢,但必須保護個資不外洩,避免污名化;另外,即使是危險人物也要出現壓力源才會行動,民眾應多傾聽身邊人的談話,減少壓力源。

但隨機事件難防,只能多關心身邊家人朋友的情緒狀態,如有犯罪行為徵兆時,或許尋求專家轉移其注意力、暫時停止與其接觸或作好隔離的防範行為。

此外,也呼籲新聞報導或畫面應避免衝擊民眾視覺及使用過激語言或灑狗血論述、談話內容盡量平和、理性客觀化,影響民眾或促使潛在犯罪分子模仿。

黃聖筑/文  許嘉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