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滑手機是許多人的生活習慣,但你知道嗎?這樣的生活習慣造成腦功能和尿事都出問題!3C 藍光不停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導致抗利尿激素(ADH)的腦下垂體無法順利啟動,造成夜間多尿須不停起床如廁,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不得不當心。
53 歲的趙先生是多屏族,下班後愛看電視職棒轉播,還會邊開電腦工作,睡前也會不停玩手機。這一年來,總被半夜多次的尿意而打斷,而且尿量還非常多,導致白天精神不濟,黑眼圈上身,身體變差,工作頻出錯,甚至差點出車禍,前往泌尿專科就醫後,被診斷為「夜間多尿」。
藍光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成多夜尿的隱形推手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醫師表示,「晚上起床尿尿 2 次以上就可能對睡眠造成困擾,而這些人當中近九成有夜間尿量大於整天 1/3 的情形,即所謂的夜間多尿」。夜間多尿成因多,包含老化、腦下垂體功能失調、膀胱儲尿能力變差、慢性疾病、睡眠或情緒問題,近年又發現「睡前 3C 成癮」是夜間多尿症的新興危險因子。
由於 3C 藍光會不停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在即將入眠時的影響更甚,使得負責分泌抗利尿激素(ADH)的腦下垂體無法順利啟動,導致患者因夜間多尿須不停起床如廁。
研究發現,夜間多尿可被視為大腦下視丘晝夜節律功能障礙,3C 藍光會刺激大腦活動,而呈現清醒狀態,使得睡眠週期延後,連帶影響腦下垂體荷爾蒙分泌功能失調,長期下來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睡覺時尿液無法濃縮而尿量無法減少,造成夜間多尿,不得不起來如廁,導致睡眠不停被打斷甚至失眠。
3C 依賴度高加上人口老化,夜間多尿人口有年輕化趨勢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王弘仁表示,現代人 3C 依賴度高,加上台灣人口老化,預期未來罹患夜間多尿的人口會越來越多,且治療需求有年輕化趨勢。
王弘仁解釋,當睡前使用 3C 產品,強烈藍光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活耀,會讓大腦以為還不需要進入睡眠而導致晝夜生理時鐘平衡紊亂,使腦下垂體功能受損,「儘管只是多玩 5 分鐘都有影響!」因此呼籲民眾「如果有夜間多尿狀況,要思考是否是睡前捨不得放下 3C 產品所造成的文明病。」
夜間多尿本身雖不致命,但對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的影響嚴重,且與三高、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國際泌尿科醫學界已呼籲夜間多尿症應以公衛問題來正視、積極宣導並促進解決,否則恐演變成流行文明病!
夜間多尿增死亡風險,逾 50 歲熟齡男求診率增加三成
推估目前台灣 40 歲以上患有夜間多尿症的人數至少超過 450 萬人,超過新北市的總人口數!
王弘仁表示,由於民眾對夜間多尿的認知不足,導致就醫率不高,調查顯示平均每10人僅有1人為此疾病求助泌尿科醫師。廖俊厚分享,與 5 年前相比,因不堪夜尿困擾而就醫的 50 至 60 歲熟齡男性,明顯增加 20% 至 30%,治療需求有年輕化的趨勢。
實際上,患者的生活品質可能因精神和身體健康下降而嚴重受損,主因為「中斷睡眠起床如廁」,造成包括心血管疾病風險、心情沮喪、焦慮,甚至認知及記憶障礙。而患者夜晚起床如廁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增加,進而造成死亡率也較高。
王弘仁提醒,夜尿多尿是可被控制的文明病,求助泌尿專科醫師診斷是第一要務!同時須控管生活方式,例如:睡前 6 小時減少水分攝取、睡前不要飲用酒類、含咖啡因飲品及減少睡前 3C 產品使用,但隨著症狀的變化,這些措施恐不足應付,因此遵醫囑按時接受藥物治療調節荷爾蒙則相當重要。
目前已有口服的合成抗利尿激素藥物,睡前補充可有效改善夜尿症狀,研究顯示抗利尿激素藥物可減少高達 5 成以上的夜尿次數,並增加 2 小時以上的連續睡眠時間,提高睡眠品質,精神狀態也有顯著改善。
文/賴以玲、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夜尿頻繁是腎虛?全台 450 萬人深受其擾 暗藏致病危機快就醫
夜尿超過 2 次、尿量又多可能是「多尿症」!醫師一次詳解夜間多尿症狀、治療、預防
滑手機不只傷眼而已!美最新研究:藍光可能造成認知功能下降、壽命減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