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確診數還在高原期,但整體國內防疫政策沒有改變,仍走向開放的階段,只是民眾不理解國內接下來防疫上有哪些目標?指揮官王必勝拿出相關數據,並且特別進行說明,他強調:「今年4月就宣布從過去清零轉向與病毒共存的新台灣模式,重點在於『可控』2 字,代表重症、死亡率可控、同時維持醫療量能、保護脆弱族群、篩檢、就醫給藥流程要順利,同時恢復正常生活促進經濟成長,在此狀況下為共存的目標。」
這週整體疫情狀況,王必勝研判:「還是在高原期波動上,這兩天看起來病例數比上週同天下降,是不是因為連假的因素還要再觀察,現在還在高原期需要遵照相關規範。」
只是國內台大公衛學者詹長權指出,不到半年的時間,國內有超過一萬人染疫死亡,新冠恐成今年台灣第五大死因,現行防疫措施無法將疫情壓制在可控制狀況與病毒共存,質疑台灣防疫新方向在哪裡?
對於公衛專家的質疑,王必勝予以回應,他強調主要有五大與病毒共存的指標:
- 重症、死亡率可控
- 維持醫療量能
- 保護脆弱族群
- 篩檢就醫給藥管道流程便利
- 正常生活經濟成長
王必勝接著補充:「國內新冠死亡個案有 90% 以上有共病,無法斷定是否單純因為新冠死亡。」因此,經濟學人統計資料計算出「超額死亡」,在沒有考慮新冠疫情下,預計長期統計會有多少人死亡,死亡人數減到原來預計會死亡的人數,就是所謂超額死亡。
而國內超額死亡率是全世界第三低,新冠肺炎致死率為 0.17% 在 OECD 國家中排名第六低,王必勝說:「一方面通報確實,一方面超額死亡反應出沒有因為醫療排擠造成多餘死亡。」
王必勝表示:「有媒體報導指公衛學者說要有低確診數的共存,很確定的是我們不會走回老路,不會禁止內用、停班停課、管制人流,也不會邊境嚴管。」
尤其近期來看看染疫重症比例其實是持平,沒有升高的情況,王必勝說:「在 Omicron 流行階段重症率保持這樣,但每週致死率有在下降中,防疫都很有成效,每個國家的波鋒都不同,目前我們是各國中最晚的,我們每週致死率還在下降當中。」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BF.7 是什麼?將成為新的主流病毒株?專家較擔憂這些問題
桃園118名未滿3歲幼兒誤打國光疫苗!打錯疫苗會怎麼樣嗎?
新北市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如何預約?五大對象可從平台預約節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