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全名為「雙向情感障礙症」,或稱「雙極性疾患症」(Bipolar disorder),躁鬱症因為情緒失調,許多人常將其與憂鬱症混淆。躁鬱症的特點是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鬱症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等情況。
台灣精神醫學會蔡長哲理事長說明,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若發現自己有上述躁症、鬱症症狀交替的狀況,建議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接受進一步評估。他強調,躁鬱症勘比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不過是發生在腦部而已,就像各種慢性疾病的病人一樣,持續接受藥物治療,能讓生活重回軌道。
據了解,躁鬱症在台灣盛行率約為 0.3-0.5%,推估患者接近 7 萬人。研究指出,躁鬱症的發病年齡有 3 大高峰,分別在 17 歲、26 歲及 42 歲,而早於 21 歲發病的患者有更高比例出現物質濫用、酒精濫用、自殺企圖的狀況,因此提升青少年對躁鬱症狀的察覺與認識相當重要。
巡迴講座鎖定青少年推廣認知打造友善環境
為推廣青少年間的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 6 場巡迴講座。蔡長哲理事長指出,此次講座將分為兩部份,第一部分將分享繪本故事《小安的人生旅程》,透過軟性、輕鬆的方式,讓原本對躁鬱症不了解的同學有初步概念,知道患者會面臨哪些狀況。
他提到,第二部分則由台灣精神醫學會的醫師接續分享躁鬱症的相關治療趨勢,向大家傳達正確、專業的衛教資訊,期盼透過巡迴講座,讓同學們更了解躁鬱症,更重要的是提升認知而有能力自我察覺,適時尋求精神科醫師專業協助,並且打造對躁鬱症友善的同儕環境。
躁鬱症自行停藥易復發、不利後續症狀緩解
躁鬱症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林建亨醫師指出,躁鬱症是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迴蕩,因此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以讓情緒維持穩定。
目前躁鬱症主要有兩大類治療藥物,一類是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另一類則是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相關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
林建亨醫師說明,躁鬱症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常面臨許多困難,例如部分藥物會帶來體重增加的困擾,或患者自覺症狀改善而自行停藥,卻導致病情再度復發,離重返原來的生活又倒退一步,更降低患者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
因此他強調,持續治療相當重要,每次的復發都會對患者社交功能帶來不少影響,隨著復發次數越來越高,不只症狀緩解會更加困難,恢復社交功能的患者人數比率也越來越少。
可與精神科醫師討論長效針劑助持續治療
治療藥物的選擇眾多,如何協助患者找到願意持續服用藥物的治療方式,對於患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的影響。林建亨醫師表示,躁鬱症藥物的給藥方式分為口服及長效針劑兩種,抗癲癇藥物及抗精神病藥物皆有口服劑型,給藥頻率為 1 天 1 次,患者必須持續天天服用來維持血中濃度,才能讓藥物持續發揮作用。
至於長效針劑則為抗精神病藥物,給藥間隔拉長,例如新一代長效針劑,最長能採每月 1 次的注射方式,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對於容易漏藥的患者而言,是較能穩定維持藥物濃度的治療選項,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而言,持續接受長效針劑注射可預防病情復發。
「適度的治療目標設定,可以避免患者落入惡性循環的泥沼。」林建亨醫師建議,患者在治療躁鬱症的過程中,可以評估自己的訴求是什麼?無論是希望減少病情發作、趕快回到穩定生活或減少復發次數,都可與醫師討論,調整服藥的劑量或給藥的方式,才能減少因副作用或其他因素造成治療停滯不前。
蔡長哲理事長與林建亨醫師共同呼籲,躁鬱症並不可怕,希望社會各界能給患者多一些友善包容,若出現前述症狀,自覺可能罹患躁鬱症,應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並儘早開始接受治療,出現副作用時也別輕言放棄,而是加強醫病溝通,調整藥物或劑量,穩定接受治療才能降低後續復發所帶來的相關問題。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情緒莫名低落、提不起勁來,是憂鬱症嗎?醫師解析雙相情緒障礙症與憂鬱症之差異
不只帶走了盧凱彤 躁鬱症是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憂鬱症、躁鬱症怎麼分?用「自律神經檢測儀」能協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