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 3-4%出現「重複確診」!公衛推兩大措施預防群聚感染

台灣在歷經 BA.2 以及 BA.5 兩波較大感染流行後,逐漸累積不少「自然感染」免疫保護力,雖然國內台灣第三劑疫苗接種率相當地高,但疫苗效益會隨時間逐漸消失,因此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呼籲:「打次世代疫苗除了提升社區的保護力,也能對抗變異株避免重症、死亡。」

感染BA.2還會再感染BA.5嗎?

根據科學證據上,約 4% 確診過的康復者可能再次感染 BA.5 ,大多數民眾康復之後 5 個月內應具有「自然免疫」保護力,而這樣的數據也呼應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所說:「國內目前為止累積 6.5 萬例重複感染個案,上週確診人數約 19.7 萬人,其中有 6700 多人是重複感染,占比約 3 %。」

到底曾經感染過 BA.2 的人對 BA.5 突破性感染狀況如何,最新德國一篇研究或許能做解釋,研究人員利用針對已施打三劑 mRNA 的受試者分為三組:未感染者、BA.1突破性感染者、BA.2 突破性感染者,同時以假病毒檢視不同變種病毒株的中和抗體表現。

陳立昇教授指出:「面對 BA.4/5 感染與原始株相比,未感染者與 BA.1 突破性感染者及 BA.2 突破性感染者血清中和抗體活性分別下降 5 倍及 2.5 倍,活病毒中和抗體活性亦有相同趨勢,顯示BA.2 因與BA.4/5共享相同的突變位點,BA.2 感染與 BA.4/5 有交叉免疫中和反應,所以過去曾感染 Omicron 對 BA.5 有至少 5 個月的保護力。」

公衛推估:社區有60%保護力

目前國內 18 歲以上族群約有 66 %的人已經確診過,其中有 6.5 萬人是經歷再次感染,今年接連兩波的感染下,康復者加起來會形成免疫保護防火牆,陳秀熙推估:「在 12 月底還有將近60% 保護力,至少在 11 月底以前這樣自然免疫保護力應該可以阻止群聚大波社區流行。」

但接下來的冬季一路從聖誕節、跨年、春節等,大量人流活動及聚餐就怕對疫情產生變數,對於大型集會群聚防疫該怎麼做?台大公衛一些提出兩點防疫措施做到提前部署:

  1. 精準次世代疫苗接種:目前次世代疫苗接種率不高,希望針對感染及疫苗失效者,特別是高危險族群,應加強施打次世代疫苗。
  2. 精準及軟性 NPI 措施:對於大型集會的口罩措施慢慢從硬性轉為軟性,應解除戶外或在非大型集會場所時口罩規定,從硬性管理措施轉變為軟性自主管理。

尤其追加劑施打下可以縮短隔天數及檢測頻率,有無打次世代疫苗也是隔離天數上重點參考之一,台大公衛林庭瑀講師提到:「若 18-64 歲健康族群有打次世代疫苗,有 95% 族群的人已經不具有傳染,就可將隔離天數所短至 2-3 天;65 歲以上或沒有施打次世代疫苗者可以維持 5 天。」

變異株流行與季節無關

如今隨著對新冠病毒更加認識,科學家發現病毒不會因為季節的變化,影響病毒傳播的能力,魏仕翔講師提到:「突變株的成功可以歸功於棘蛋白中的受體結合區域的關鍵變化,一個變體的突變越多,似乎生長的越快。」

像是 BQ.1 後代 BQ.1.1 有 6 個 RBD 的突變區域,讓它在歐洲與北美地區迅速崛起。這些變異特性使的冬季的疫情更加難以預測,目前台灣地區的突變株是 BA.5 為主,目前也發現部分本土個案檢出 XBB 或 BQ.1 的突變株,目前現在流行的變異幾株狀況分別如下:

  • BQ.1:歐洲、北美流行,同時在南非、奈及利亞、非洲變異常見種
  • XBB:主要在亞洲流行,甚至在新加玻造成一波規模感染

陳秀熙坦言:「從新加波、印度的經驗,這兩個病毒變異點都很多,傳播速度越快,我們必須要提前部署預防,尤其在大型聚會的時候在精準防疫,才能做新常態生活。」

1.參考資料:新冠肺炎防疫科學園地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次世代疫苗 BA.5、BA.1差在哪?我該打哪種疫苗比較好?
猶豫該不該打次世代疫苗!台大公衛提三大關鍵必打要素
雙價次世代疫苗能抗 BA.5 嗎?張上淳拿數據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