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台灣攻頂困難疾病中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 清冠一號的成功經驗是範例而非唯一高峰

清冠一號」的研發成功提升 了中醫在醫藥界的能見度,從 臨床連結基礎研究,一路摸索 回到藥材產業、再走向臨床應 用,開創出屬於台灣中藥的研 發新模式。帶領團隊披荊斬棘 的衛福部中醫藥國家研究所所 長蘇奕彰說:「清冠一號的驗 證過程,是一個範例的開端, 其他疾病如能套用此模式進 行,必能看到驚人成果!」

成功推動清冠一號的研發,讓衛福部中醫藥國家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聲名大噪。在他到公部門當所長之前,長達 30 年的中醫教 學生涯,讓他不僅是學生眼中具有學者風範的「蘇教授」,也是病患心中仁心仁術的「蘇醫師」。白天教課、晚上看病,一週工時超過 80 個小時,蘇奕彰將最大的心力都奉獻給他畢生最愛的中醫。

蘇奕彰對中醫的喜愛是從小受到薰陶而 來,自小出生在雲林縣,當時經濟、醫療發展 相對不足,小時候有次生病感染成蜂窩性組織 炎,但因為當時醫療資源不足,只能找鄉間「草藥」先行治療,好在靠著敷草藥而讓病況慢慢好轉,自此蘇奕彰就覺得「中藥是個有趣的材料」。

自小受中醫薰陶 而選擇中西醫雙主修從小好學的蘇奕彰,學生時期成績就非常好,高中畢業後順利考上醫學系,只是當面臨要讀中醫、還是西醫好時,因為對兩者都有 趣,抱持著「中西醫都應學」的想法,於是決定雙主修、兩個醫學執照都拿到後,再決定要走中醫或西醫。

中西醫雙主修下,蘇奕彰必須多了解一套醫學理論系統,兩派醫學理論也時常互相衝突,產生中西醫學錯亂期,讓學生時期的他感到困惑:「明明中、西醫面對同一個疾病、看到相同病徵,卻常有不同的解讀」。

偶爾西醫老師會批評中醫、中醫師會罵西醫,苦惱的蘇奕彰只好先把中醫擱左大腦、西醫擱右大腦,希望有天能自然融合,但這樣的 學習模式讓他非常不滿意,也埋下未來投入中醫教育改革的種子。

靠著中西醫整合治療治癒父親陳年舊疾

現代人對西醫較為熟知,但這套醫學理論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逐漸建構起來,在西醫普及成熟之前,以前的人生病時也是靠傳統中藥來治療。蘇奕彰在跟著前輩學習時發現,有不少病人即使到大醫院看診,還是可能對醫療成果不滿意,轉而求助於中醫,這也表示代表病人心底還是仰賴和信任中醫的,而且中醫文化也深深扎根在華人生活中,像是中藥膳食調理包、傳統藥草和穴道按摩、針灸等。

蘇奕彰也提到:「中、西醫兩個醫療系統都可以照顧病人,也都各有優點、缺點,若能將西醫和中醫的結合,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過 程」。正因為看到醫療環境有這樣的需求,讓他萌生往「中西醫整合」的研究發展,讓傳統醫學能與現代醫學互為融合

學成後蘇奕彰將中西醫整合投入臨床及教學,更將這些治療經驗運用到自己父親身上。由於父親長年罹患嚴重消化性潰瘍,每年都會大出血而住院,經西藥與中醫治療都沒能穩定控制,直到蘇奕彰成為醫師後擬定適合父親的藥物治療方法,才順利將父親的消化性潰瘍治好,幾十年都沒再發作了。

新冠肺炎印證中醫具有效性且能科學化

為了讓中西醫可以融合貫通, 1995 年開始進行中醫教育改革,2004 年進行中西醫對話論壇,直到後來熱門的中醫轉譯醫學,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讓中西醫師互相了解、進行溝通,一步步推動中醫的進步與變化,印證也能用「科學」角度來看待中醫,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模式 更逐漸成為醫學新趨勢,而這一切努力就剛好在新冠疫情時派上用場。

蘇奕彰說:「新冠疫情下有 15 間教學醫院正式啟動中西醫聯合照護,也是台灣有史以來,西醫照會中醫最大量的一次!」過往西醫總認為中醫在慢性病的處理上很不錯,沒想到急病也有顯著效果,這次新冠疫情也讓民眾對中醫的使用及信賴度都獲得顯著提升。

根據中醫藥國家研究所統計,過去 20、30 年中醫就診率不到 3 成,主要族群落在 50 至 60 歲,年輕人就診率較低。但當疫情期間使用過清冠一號後,中醫就診率在 2022 年 6 月成 長最高來到 49.5 %,而且年輕人大增,蘇奕彰坦言:「這表示國人對中醫的科學性、有效性認知有大幅提升」。

清冠研發開創中藥新藥研發新路

「中醫其實也能解決西醫的問題」,這樣的觀念開始慢慢被接受。但明明中醫師有非常多臨床經驗、解決民眾困擾,為什麼在疫情前沒有成功的中藥新藥研發呢?其實二十年前國 衛院也曾朝此方向努力,卻始終無法讓中藥走到科研產品階段。蘇奕彰分析:「若要從實驗室走到臨床,至少需要十年以上,且可能 5,000 個標的物只有 1 個會成功,由於成本太高,也因此沒有中藥廠能投資高昂的研發經費」。

至今國內只有 3 個通過審核的中藥新藥,一個是大豆萃取物、一個是紅麴,一個是處理中風後恢復期中藥複方,前兩項偏向是保健食品非中藥,蘇奕彰嚴肅的說:「這代表我們用西藥研發模式套用到中藥研發上是不可行的」。

這次清冠一號的研發翻轉了過往的研發模式,中醫師根據臨床指引制定處方,依據疾病病理基準去做設定,在醫院獲得良好治療結果後,再回到實驗室看此處方是否能找到機轉及標準化品質控制,並且安全無虞且有效。

蘇奕彰在接任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職務之時,正是新冠疫情爆發前夕,當時已有先見之明的他早已看到趨勢,於是在 2020 年 3 月 17 日成立「新冠肺炎攻頂小組」,連結重要醫學中心、藥廠、串連起產官學界,同時著手「中醫藥臨床藥學聯盟」,做事不怕困難、有問題就解決的蘇奕彰,帶領團隊突破研發上遇到的各種困境,並不畏艱難的一一克服、終至成功。

中西醫整合才能解決更多醫療難題

如今全民見證清冠一號從零,到順利通過藥證取得 EUA ,到全球近 300 萬人使用,更是全球第一個做完整控管複方的中藥,蘇奕彰認為:「清冠一號的範例只是一個開端,驗證從醫學中心、教學醫院、藥廠是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合作模式」。所以當研發清冠二號,採取同樣模式時,也變得更加順利。

投身公部門職務的蘇奕彰,雖然已經沒在看診了,心中卻總身繫著病人,蘇奕彰說:「還有太多疾病需要解決,像是退化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癌症共同照護等,都需要更多更好的中藥,清冠一號的成功例子,是一個範例,絕對不是唯一的『高潮』」。

中醫藥國家研究所除了「新冠肺炎攻頂小組」,還有「神經退化疾病攻頂小組」持續努力,利用中草藥開發出預防及治療神經性疾病的藥物,如今在阿茲罕默症的動物實驗上也看到驚人的成果。

雖然疫情帶給全球極大衝擊,卻也在此過程中讓台灣找到獨一無二的中醫藥研發模式,蘇奕彰期盼:「我們應該做更多紮實且共同合作的中西醫整合研究,讓未來醫療領域的難題可以得到解決,能有更多的開花與結果」

文/王芊淩、攝影/江宏倫、賴欣平、圖/孫沛群

諮詢專家: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延伸閱讀
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風險!清冠二號 不怕新冠變異株 臨床療效成果登國際期刊
無症狀確診者不需要治療?中醫師籲:體內病毒潛伏,用清冠一號或類清冠治療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