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各式醫療,例如顏面損傷、牙齒補綴或眼科等,醫師會在患者手術前想辦法對病人做詳盡的溝通,但有很多時候雙方對於術後的結果仍有落差感,國內科技業者、新創團隊及新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邱昱勳,開發免費app幫助醫師和病人在術前溝通。
3D+AR app模擬術前溝通
邱昱勳指出此套app可以幫助醫師和病患進行術前溝通,例如車禍顏面收上的患者可能會期望恢復至車禍前的樣貌,但如果損傷太過嚴重,可能會有所落差,因此若能透過3D+AR app可以讓病人能夠了解手術重建後的臉部狀況,不至於造成落差的問題。
而較容易引起糾紛的醫美整容事件,可能整形者想要整成angelbaby的鼻子,但不適合其臉型,過去醫師畫圖或用修圖軟體來講解,整形者很多還是堅持想要整成原本不適合的樣子,現在透過app進行術前模擬,整形者能更了解醫師的建議,避免術後的糾紛。
邱昱勳表示,過去會建議患者在消腫後再開始拍照,除了較為清楚,也是因為過去平面照片可以呈現的角度有限,在消腫後拍攝比較不會有誤差,但很容易錯過傷口或異常可以處理的第一時間。
國內新創免費3D掃描APP上市 不只可以幫助面部重建,還可幫助牙齒補綴
Glamorfy 執行長林偉博說,專業的人臉辨識系統,解析度可以到0.4mn,並透過3D掃描累積大量病人的人種、年紀、病歷等資料,更可預測患者術後的狀況,例如裝牙套的患者,帶完牙套後下巴會往後縮,透過AI和3D病例系統,模擬追蹤病程,可以讓患者去選擇牙模的排列形狀。
這套「3D漂漂」APP,目前已經在Apple Store 上架,只要是搭載3D相機的iPhone 系列手機皆可免費下載使用。林瑋博表示,與這款APP同功能的App為瑞士Crisalix公司研發,需要3000歐元,而台版的app則為免費,其3D掃描的攝影功能可以用在臉部各式醫療外觀模擬,並在未來持續和醫療單位合作,持續幫助患者進行術前評估和透過記錄的功能,觀察術後是否有問題,立即與醫師進行溝通。
延伸閱讀
聽力受損 北榮耳科醫師廖文輝:用聽力量值APP就可監測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