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周圍的疼痛,有時不一定是發炎造成的。曾有名病患每次按壓下顎門牙的牙肉處時,會感到微痛,但多次檢查並無發現明顯異常或發炎情形。最後,牙醫師藉由清創手術的過程,發現病人為「牙骨質撕裂」,是臨床上容易與牙周或根管方面的其他疾病混淆而誤診的疾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宛柔曾收治一名 70 歲的病患,近一年多來,病患有時會提到下顎門牙的牙肉處有疼痛的感覺,臨床檢查發現其下顎右側正中門牙頰側有瘻管,但 X 光並無發現明顯異常或根尖骨發炎,僅左側門牙的牙周韌帶變得稍微明顯,牙髓活性測試也都正常。
牙骨質撕裂不易診斷,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李宛柔提到,病患因症狀反覆發生,且偶爾會造成不適,最後進行手術清創並同時確認病因。從牙周手術中才發現,病患右下門牙牙根的外側骨壁有破孔;在靠近近心端有一片半剝離,質地類似骨頭或牙根的碎片。原來是牙骨質撕裂,也就是指牙根齒質(牙骨質)碎片從牙根表面脫落,但因缺乏鑑別和診斷困難,通常會被診斷為純粹的牙周或牙髓疾病。
臨床上為何不易診斷?李宛柔解釋,許多學者認為,牙根表面撕裂屬於一種特殊型態的牙根表面分裂,牙骨質撕裂的骨質碎片通常為片狀、薄、刺狀或撕裂狀。X 光上可見牙根表面有凸出物或是異物。有時合併有膿腫並且出現牙周囊袋。但也常合併出現慢性牙周炎、瘻管或慢性根尖周圍炎等症狀,因此容易與牙周或根管方面的其他疾病混淆。
牙骨質撕裂發生在前牙比例高,原因與先天、後天有關
李宛柔指出,牙骨質撕裂發生在前牙的比例較高,6 成在前牙,3 成在小臼齒,只有 1 成是發生在臼齒。原因可能在於,前牙因美觀考量,醫師和患者都更有意願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進行診斷和治療,臼齒可能就被當成牙根裂而拔除。至於造成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因素。
先天:與牙骨質的固有結構弱化有關
如果病患本身營養不良或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可能有牙骨質弱化的情形。牙骨質增厚的過程,也可能出現裂紋,且通常多顆牙齒會受到影響。雖然目前尚不清楚牙骨質老化是否是牙骨質撕裂的原因之一,牙骨質裂縫的確會慢慢發展,並隨著時間推移擴展成牙骨質撕裂。
後天:與牙齒外傷史或咬合創傷有關
若是由後天引起的亞骨質撕裂,通常會發現發生在咬合創傷的壓力側。有學者認為,年齡、性別、牙齒類型、磨耗和咬合創傷等原因,是牙骨質撕裂的主要誘因。目前發現牙骨質撕裂容易發生在 60 歲以上患者身上,63% 為男性、37% 為女性。
牙骨質撕裂能治療嗎?牙醫師:斷裂位置比治療方式更重要
牙骨質撕裂治療方式包含非手術性牙根刮治和根面平整、翻瓣清創手術、清創手術合併牙周/根尖再生手術或拔牙。李宛柔強調,位在根尖 1/3 的斷片,治療成功率最低,但手術治療的成功率會比非手術治療高。事實上,斷片撕裂的垂直位置是預測治療結果的最重要因子,其次才是治療方法。
李宛柔強調,若能增加對牙根表面撕裂的瞭解,應可提高臨床診斷的正確率,使臨床醫師得以及早診斷出牙根表面撕裂,並適時以手術治療介入,以提高牙齒保存的成功率。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夏日吃冰不忌口更難散熱!中醫把握三原則「養心」透心涼
酷夏吃剉冰卻導致腎衰竭!吃冰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毒物專家教你 3 招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