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大人小孩,每到夏天幾乎都會選擇吃冰消暑,不過太頻繁吃冰恐怕不是成癮而是疾病導致。缺鐵性貧血容易讓病患產生「異食症」,特別是對冰這種沒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上癮。另外中醫師也提醒,常常吃冰也要小心容易造成腸胃功能等損傷,甚至加劇女性經痛等副作用,不可不慎。
夏日炎炎,吃冰是一件消暑又透心涼的事,19 歲的阿珍(化名)也不例外,但她是不分季節,隨時都想來杯加滿冰塊的手搖飲和冰品,就算吃到打冷顫,甚至牙齒一碰到冰,就立刻令她刺痛痠軟,也依然都無法戒口,無冰不歡真的只是單純成癮嗎?經過一番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缺鐵性貧血的症狀。
育齡期婦女、銀髮族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顧名思義是貧血的一種,但它相對是缺鐵性貧血是所有貧血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且女性好發率比男性高出 2 倍。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芝穎說明,輕微貧血通常無症狀,但血紅素(正常值女性 12 以上、男性 13 以上)不斷下滑僅剩個位數時,會出現喘、疲勞、頭暈、心悸、異食症、不寧腿等表現。
吳芝穎指出, 引起缺鐵性貧血主要原因為「血液流失」和「攝取不足或吸收異常」。尤其育齡期婦女或是銀髮族更容易發生血液流失,她解釋,女性因生理期經血排放定期會流失鐵質,而部分長者容易有潰瘍、息肉或腫瘤問題,形成慢性出血;而後者像是茹素者(不吃任何魚肉葷腥)或患有乳糜瀉、曾接受胃或小腸繞道切除手術,因鐵質吸收位於小腸,都會影響身體儲鐵量。
缺鐵性貧血讓人愛吃冰,小心冰吃太多影響身體
談起個案阿珍,吳芝穎補充,「異食症」是缺鐵性貧血最為特別的症狀,但發生機率卻高達 50%。目前異食症準確成因尚未有醫學根據,但有推論是缺鐵造成舌頭萎縮腫脹,需要藉由冰塊緩解脹痛感,或是造成腦部病變影響味覺,因此對於容易對冰塊、肥皂、糞土等沒有營養價值等物質成癮。
至於個案阿珍頻繁吃冰,對身體是否造成影響?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婦科主治醫師洪皓脩表示,吃冰對於民眾主要會先影響到腸胃,造成腸胃系統的傷害,因此可能會出現腹瀉、脹氣等症狀。另外也可能影響與腸胃相近的骨盆,使體質較為敏感的女性吃完冰後,經痛狀況更嚴重。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從西醫觀點,倒是認為吃冰的影響不大,除非冰品中受到微生物汙染,進而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且多以急性腸胃炎,比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發燒等症狀表現。而長者或嬰幼兒又因免疫力較差,才較容易引發為敗血症,甚至發生腎衰竭。
缺鐵性貧血也要治療!除了吃藥打針,日常飲食也須顧及
回歸到造成阿珍頻繁吃冰的主因,也就是缺鐵性貧血身上,吳芝穎提醒,長期貧血者可能因身體已經適應,症狀也較輕微,因此容易忽略治療。但若是放任疾病不管,有機率影響生長發育以及心臟功能,甚至引發慢性心衰竭,建議還是及早治療控制為佳。
吳芝穎補充,缺鐵性貧血治療方式大多以口服鐵劑為主,可以搭配維他命 C 能促進吸收。而腸胃吸收不良者,可透過注射鐵劑的方式補充鐵;嚴重貧血則改由輸血治療。除了吃藥打針的治療,民眾日常可以攝取適量的深綠色蔬菜、莓果柑橘類、肉類等食物,從食材中獲取鐵質,也是預防、改善貧血的好方法。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酷夏吃剉冰卻導致腎衰竭!吃冰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毒物專家教你 3 招保健康
熱到爆!夏天要喝多少水?營養師破解迷思:飲料、茶、咖啡都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