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不只能找癌,還能揪出高敏兒!一生只需做一次「 2 萬對基因」全解析

預防疾病不再只能靠飲食及運動兩種方式,台北榮總是國內少數進行「全基因精準預防醫學」的醫學中心,以國際上萬筆基因庫,分析基因體質、調整後天因素,甚至有部分基因不只能找出癌症,還能揪出高敏感特質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精準預防醫學中心主任張家銘表示,只要抽血 2 cc 就破解身體全部 2 萬對基因,且一生只需要做一次就能知道自己的先天優劣勢,並從後天預防,降低健康風險,自費價檢查約 3.1 萬元。

癌症、糖尿病可以提前預防

張家銘列舉,曾經有一名母親曾在 50 歲得得了 BRCA2 基因異常的乳癌,並 23 歲的女生去做全基因檢測,同樣顯示女兒的 BRCA2 異常,據統計約 13 % 會得乳癌,同時也要考慮後天因素。

比如高脂肪食物、肥胖、喝酒或情緒壓力等誘發罹癌,因此醫師也會根據基因分析狀逛,給予個人化健康規劃,並把個人全部的基因跟他一生的健康做檢視。

另有一名 64 歲陳女士,本身因糖尿病後來因肺腺癌過世,發現她的全基因檢測顯示有高糖尿病傾向,如果可以在後天積極行動,例如每周進行 150 分鐘的運動、控制體重減重達 7 %,糖尿病風險降低 58 %。

揪出高敏感兒童、巴金森氏症

除了找出癌症、糖尿病等疾病之外,甚至就連巴金森氏症、憂鬱症或高敏感特質都跟基因有關。張家銘表示,曾經遇過一個不到 30 歲的年輕男性帶有 SLC6A4 基因與有高敏感性和憂鬱相關。

「SLC6A4 基因是一種血清素轉運基因,帶有這基因的人,思考會較細心,個性會較內向。」但也有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帶有這個基因,長大會不會憂鬱?

張家銘表示,性格與後天教育、成長環境及自己想法、對事件詮釋的看法有關,若獲得很好的引導也會成為內斂成熟的孩子,如果在負能量家庭則會容易誘發焦慮。

另有一位婦女的透過多基因分析,顯示帕金森氏症風險偏高,過程中也確實出現中度巴金森氏病的風險特徵,如包含便祕、沮喪焦慮、頭部外傷等,就可以透過後天多加注意。

有 66 % 疾病可找出變異基因

張家銘表示,目前全基因精準預防醫學已經服務超過五百人,會來做這項檢測的,大部分是健康的正常人,或是有家族疾病史,希望藉由解開全部基因,了解自身身體特性,找到個人化精準健康的方向 。

其他則是曾經生過病,或是罹病中,希望透過精準醫療,找出致病基因 ,一般而言,約三分之二的疾病可以透過全基因檢測找到直接或間接的基因變異。

目前北榮使用國外巨量基因資料庫,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基因資料庫上千萬筆資訊,每周更新一次,準確定高,醫師針對基因跟疾病證據性很強的項目,就可以多加留意。

另外,雖然「基因檢測高風險群」與「確診罹癌」不能畫上等號,醫師也發現,有不少民眾提前醫療投保,就怕罹癌後,後續的高昂的標靶藥物等,能夠有實支實付等醫療險,以備不時之需。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1.諮詢專家:臺北榮總婦女醫學部精準預防醫學中心主任張家銘

延伸閱讀:
做基因檢測「自己嚇自己」有必要嗎?醫師三重點解析
善用基因檢測利器!轉移性肺癌治療大不同 找出驅動基因擬定最佳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