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與科技發展密不可分,甚至是相輔相成,今年台灣醫療科技展聚焦 AI 醫療應用,不少專家親臨現場分享,現場也有活動可以讓民眾親自操作體驗模擬。像是長庚紀念醫院展出分為「特色醫療」、「創新研發」、「智慧醫院」、「公益長庚」四大專區,也準備許多儀器讓民眾可以親自操作模擬體驗,了解醫療技術的可近性。
麻醉太多影響病人預後!腦波精準給藥減少大腦傷害
「特色醫療」專區主要介紹尖端醫療、微創手術和全人醫療,其中全人醫療也是近年來關注的重點之一,其中精準麻醉就是其中一環,手術麻醉看似很一般,但麻醉精準度對於病人預後是有影響。
高雄長庚醫院麻醉科吳紹群教授解釋:「以前無法用儀器評估麻醉時,普遍醫師麻醉藥都是下偏重,但其實麻醉一旦太深大大影響病人預後,擔心出現心肌梗塞、中風、血壓低,尤其有些長輩本來就有點認知功能障礙會變得更加嚴重。」
如今在高齡化的社會來臨之下,精準麻醉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歐美開始利用腦波密度頻譜的監測技術,讓麻醉也能達到個人化、精準化,從儀器中能夠看到病人的意識、肌張力、止痛的狀況,讓醫師不僅能夠更精準調整藥劑、也能有機會發現麻醉太淺、甚至辨認出現疼痛的訊號。
高雄長庚麻醉團隊一年累積 1.7 萬例的精準麻醉病例,雖然政府已在 2018 年 12 月正式給付精準麻醉,但僅針對重症的病人,給付條件相對嚴苛,目前雖採取自費,但價格相對親民約 1300 元。
精準麻醉非常精細,即便患者只有 5-10 %微小的變化,儀器都能夠偵測到,讓麻醉科醫師能夠對症下藥,減少風險,吳紹群說:「在高齡化社會之下非常重要,有時候開刀是不得已選擇,但起碼透過精準的麻醉可以保護大腦,麻醉量用的剛好能恢復快、安全舒適醒來減少失智。」
確保兒童重症轉送安全!5G救護車守護兒童健康
除了手術麻醉影響至關重大,包含送到醫院前轉院過程也是醫療處置中重要一環,林口長庚醫院為桃竹苗地區唯一的兒童重症醫院,重症兒童轉院的路程當中病情隨時可能有變化,為了讓轉院過程能夠安全,如今利用科技 5G 方式達到高速度、低時延、多連結的特性,即時將救護車內的資訊傳到兒科加護病房,必要時讓醫師也可以在救護車上進行處置。
現在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林口長庚兒童加護科主治醫師林建志分析:「轉送安全很重要以外,有時候決戰的時間點剛在醫院外面,重症病情變化快速,很多問題等回到醫院再處理太晚了,院外也須要做即時處理,減少回到醫院時問題更嚴重。」
今年九月份起林口長庚正式啟用 5G 救護車,已有 6 例成功轉送的個案,其中一位兒童是新冠腦炎的病例、一例為肺炎、兩例多種器官衰竭、兩例是外科開刀。藉由這樣科技的幫助下,讓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及時了解病人狀況,即使還沒有到院都能得到第一手的患者資訊。
居家照護心血管疾病!達到更好成果
心血管疾病仍是國人中長好發的疾病,不論是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病人,術後回家照顧更為重要,出院離開後也是醫生最難掌握,病人能否良好的自我照顧需要取決於病人有意願,病人意願來自於他是否了解疾病嚴重度、是否理解量血壓的重要性。
過往都要等患者返家後有不適再回診,如今利用長庚醫院合作 APP ,病人進行居家測量的數據和資料就會及時回傳到醫院後台,讓個管師、醫師第一時間就馬上看到。 若本身是高血壓的病患,在三個月回診時系統也可以馬上看到整體血壓的變化。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心血管內科何明昀助理教授說:「這樣的方式是讓病患共同參與,醫師或個管師看到數據也能即時回饋,至今已經用超過 2500 名病人,大家滿意度非常高。」
醫療展的現場還有許多關於微創手術、創新研發的專利主題,讓 AI 技術在臨床醫療的實際應用,例如口服抗凝血劑的劑量太高,可能引發顱內出血或重大出血,劑量太低反而因藥效不足,運用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機器輔助藥品治療決策系統,整合個人用藥行為與雲端個人健康存摺等。各式各樣的醫療新知及發展,讓民眾及專業人士能及時取得最新醫療知識。
文、圖/王芊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