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妙手合療!「醫界葉問」何宗融從武術走到中醫的行醫之路

當身上的病痛蔓延全身、癌症的絕望永無止境,患者為了求醫,不辭翻山越嶺來到後山,只為讓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扎上一針! 素有「醫界葉問」的他,長年習武深知中醫針灸運氣原理,以「中西醫合療」妙手回春、治療病患。

何宗融是國內少見的中醫博士與部定教授,習武超過 40 年,是柔道及柔術三段的武術高手,也是外丹功第 3 代嫡傳弟子,更曾獲多次全國太極拳推手冠軍,具有太極、武術、角力的國家級教練暨裁判身分,是國內少數中西醫合療的醫師。

2018 年他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任副院長一職。秉承慈濟釋證嚴上人將中醫發揚光大及「有病一定有藥醫」的信念,依循林欣榮院長「能醒、能走,癌症最後希望在中西合療」的目標,帶領花慈中醫部及花蓮縣中醫師公會共同為癌友努力。

2023 更擔任杭州亞運隨團中醫師,當亞運選手的助力,不只鑽研中醫運動傷害,提供急性治療,對疲勞恢復、運動後遺症處理也很有一套。

何宗融自幼學武多年,並在父親與恩師的指點下屢獲佳績。

自幼體弱多病開始習武 幸遇明師開啟奪冠連連

何宗融從小身體不好,父親身為外丹功大師,要他每天運動、每天打拳,若沒打拳、沒走八卦,就不能睡覺,對我來說是段「甜蜜又痛苦」的回憶。偏偏正是貪玩的年紀,練武辛苦萬分,何宗融卻一頭栽入,練了 5、6 種武術。

自此之後,他到處比賽、拜師學藝,「我現在是柔道三段、國術五段,每個階段練的功夫都不同,後來又開始打太極,這才讓我找到了武術的奧義。」然而卻也不是樣樣順利,他憶起初次過招太極拳,卻是吃了一記大鐵板。

「別看太極拳慢慢的打、要死不活的,我全部的力量都被太極拳吸掉,師父葉老師要我彈飛 5 公尺,我就彈飛 5 公尺,被師父打得像條狗一樣,足足摔了 100 下,從小到大練武的信心瞬間全部垮掉!」

他說自己內心嘀咕,「我從小練那麼久,為什麼被這奇怪的功夫把力量都吸走?」一股不甘心與敖強讓他廢寢忘食的學習太極拳,所以每天早上 4 點起床打拳、到 8 點至學校上課,下課後又練習到 9、10 點,一天練 10 個鐘頭練太極拳,扎扎實實地練習,著實可謂是「武癡」,加上師父無私傳授,在 4 個月內拿到了人生第一個太極拳全國冠軍。

何宗融不只是柔道及柔術三段的武術高手,更精於太極拳,經常在慈濟醫院進行拳法教學。

隨著冠軍次數越多,也開始四處與不同武術的對手交手,似乎都佔優勢  直到有一天遇上全國多年連霸的自由搏擊、拳擊高手,再次踢到鐵板。「我眨一個眼睛,對手速度可以馬上在我臉上打了 3 下,這時才體會到什麼是恐怖。」每一拳都碰在要害,一拳擊鼻子,一拳擊下巴,第 3 拳擊太陽穴 ,隨時可將你重擊,但對手都點到為止,驚訝之餘更覺讚嘆對方的武德,我馬上謝謝對方不殺之恩。當然彼此也成為莫逆之交」

何宗融說,「我感恩爸爸啟蒙我的武術、氣功之路,也感恩葉老師打開我眼界,讓我學到真正的太極拳,一動無有不動,全身無處不是在做圓,牽動四兩撥千金、接地之力的功夫。也感恩角力、武術、拳擊、搏擊的弟兄們一路上有他們得鼓勵扶持,讓我增廣了見聞,增加了善知識。」但也因為,比了幾次比賽後  師父要我認真思考,比賽就有輸贏就有勝負心,但對功夫的精進和修煉是沒有幫助的,於是轉而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

從武術走向中醫體悟經脈流動讚嘆先人智慧

「我以練武的背景,希望找一份可以繼續練習武術的工作,原想去當軍警或者調查局,但想想後限制過多,於是想到或許當中醫才是可以一舉兩得的工作。」何宗融下足苦功,考 3 年才考上學校,念書 5 年,再加上執業當上主治醫師,又再花了 5 年。

每年有上千位學生苦讀就為了當上中醫師,動輒得重考 3、5 年,考上後要到獨當一面,動輒要付出人生精華 10 年,何宗融捨棄熱愛的太極、角力、武術,沒想到走上中醫之路,讓他訝異的是這一切竟然都可息息相通。

「你所經歷的一切不會白費,努力過的事物都會在身上留下印痕。」何宗融說,當同學苦背課本經脈運行的順序和位置,但他憑藉過往習武經驗,馬上能感受身體氣血與經脈的流動,對於穴位、經脈位置,更是瞭若指掌。

何宗融發現以前習武所學習的經脈流動,更能應用在中醫行醫及針灸治療上。

倘若兒時沒練氣功習武術,會覺得中醫只是像武俠小說般虛幻、吹牛,但他多年的習武經驗精於體察疾病與穴位位置,在針灸更是功力深厚,順手捻來就能打通傷者經脈,他驚嘆老祖宗講的東西都是真的,唯有釐清癥結,就能治病。

何宗融說,古代的醫生更是分 2 種,一為「儒醫」,一為「道醫」,在古代儒醫通常是飽讀詩書,但考運不濟考不上進士、狀元,就會來當醫生。另外一種就是在道觀習武,從小就練功練氣,然後師承派別一直學到大,最後成為醫者。」

國內中醫師的養成,第一個要考上學士後中醫系或者中醫系,考上之後就是不斷的念書,照本宣科不斷的背,然後努力在國家考試考上執照,但實際在臨床能夠救世濟人,能否「心與古人通」才是重點。

「我很幸運地是有一位好爸媽,才有幸從小就練武,可以理論和身體相互呼應,但無論是哪一種醫師,大家的前提都一定要博覽群書,然後吸收越多醫學知識越好,只是兩者增加 know-how 的方式不同,同樣都是發心救人。」

全球瘋中醫疫情、奧運救急又救緩!

俗話說,武術與醫術是相輔相成。何宗融說,他曾經在大學比賽時,因為對手犯規造成頸椎第 5 節受傷,導致全身癱瘓,但因為中西醫合療的效果讓他終於復元,如今能夠行醫替人針灸治療,2023 年更擔任杭州亞運隨團中醫師。

在選手比賽準備期間,選手在重量訓練時拉傷,注射高濃度葡萄增生液沒好,又擔心吃止痛藥含有禁藥成分,於是轉而使用針灸緩解疼痛。「針傷科就是中醫的強項,肌肉骨骼系統疾患除了粉碎性骨折、韌帶完全斷裂需要開刀外,只要的運動傷害,中醫都有解方!」

不只如此,中華亞運代表團滑輪溜冰隊選手,也在訓練時因意外受傷,導致右手無名指最末指節斷裂、頓時血流不止,隨隊中醫師何宗融透過針灸安神,讓他維持意識,並成功奪下冠軍佳績。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副院長何宗融擔任隨隊醫生,是台灣第一位隨隊參與國際賽事的中醫師,因中醫特有療法,有效減緩不少選手症狀。

「打太極拳變長壽」,實證研究立大功

中醫除了在運動項目受到重視,何宗融更在太極拳領域得到突破性的新研究。由於過往在 SCI 上發表期刊,超過千篇文章都指出對肌肉骨骼系統、身心有很多幫助,甚至引起全球瘋中醫、學太極拳的熱潮,但實證醫學證據仍不足。

「大家知道太極拳可以延年益壽、可以治病,但沒有人可以證實是如何延長壽命。」於是何宗融便跟著林欣榮院長,以及指導老師中研院首位中醫院士林昭庚一起做研究,研究證實,太極拳真的可以長壽。

透過抽血檢查,發現練太極的人幹細胞數量會增加 3 倍,確實可以活化身體功能,延緩老化,這項結果投稿到國際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並以「太極圖騰」做為當期封面,加上有實質的研究證實太極拳可治療與延長壽命,更因此升等為教授。

何宗融跟著林欣榮院長,以及指導老師中研院首位中醫院士林昭庚研究太極拳與幹細胞的生長。

花蓮慈濟成東方一道光中西合療創造醫學奇蹟

由於偏鄉醫療資源較不足,何宗融在 2018 年選擇到花蓮慈濟醫院工作,無論是國內病人或國外醫療專機都能落地花蓮治療,並期望在頂級醫學中心透過中西醫治療更多傷者。

何宗融回憶,曾經遇過一名 50 歲婦人,有天竟然從鼻子不斷流出腦脊髓,彷彿鼻涕流不停,檢查發現婦人5年前車禍導致鼻骨被撞斷,破了個 5mm 的洞,使腦脊髓液外流,但因鼻面部有超多神經難縫合,萬一手術受傷或感染更是非同小可。

何宗融下 4 針,運針做了複式手法,讓腦脊隨液不再滴下。「以西醫解釋,針灸可以讓交感神經興奮,讓鼻黏膜腫脹,停止腦脊隨液外流。以中醫角度,針灸能讓不好的氣血散開、抽出,最後再補氣,讓黏膜腫脹密合。」婦人經歷針灸 1 次止住腦脊髓液,效果維持 4、5 天,後續花半年到 1 年讓骨頭癒合,同時搭配西藥防止感染。

何宗融經常到社區和加護病房為病人針灸,替腦中風住院及後遺症病人治療重症經驗豐富。(非當事者)

另一個案例是 80 歲婦人,就醫時全身軟弱無力,彷彿有一股力量將身體往後拉,走一步退三步,身子無法平衡。「西醫診斷是巴金森氏病合併腦神經變變,病程很快,短短一周突然就無法前進走路,只能倒退進診間看診。」

何宗融分享,在診察病人時,他將針灸的針插進體內,感覺到婦人氣血循環竟呈現是經脈逆流」,於是花了 20 分鐘將氣調回正軌後,病人當場就立刻能站起往前行走 ,一周後能順利爬山,連神經外科醫師都嘖嘖稱奇。

此外,中西醫合療面對世紀魔王「癌症」,讓病人安然地走完人生,更屢次創造醫療奇蹟。何宗融說,有位鼻咽癌病人因癌症轉移到大腦,醫師認為沒救了,於是他坐著救護車從新竹來花蓮,為人生作最後拼搏。

這位先生約在 3 個禮拜後出院,平日住在花蓮民宿,固定回診,也不需要痛苦地住院插管,可以好好享受人生。何宗融說,這些都是中西醫合療難能可貴的地方,醫病的信任度高,更是病人持續來花蓮治療的原因。

何宗融說,「西醫救命,中醫接棒!」中西醫合療如同陰陽調和,不能偏廢。

中醫並非江湖郎中與西醫合療如同「陰陽調和」

何宗融說,中西醫合療就如同「陰陽調和」,中西醫本是一家,只是用語、使用方式不同,彷彿太極調和,只是西醫受到臨床醫學試驗、藥廠開發、資金挹注成為主流,並非你高我低的姿態。

被問到「中西醫合療」在花蓮慈濟體系是很習以為常的事情,那其他醫院很難嗎?何宗融認為,「難在教育」,因為醫學系的學生,在學校接受的都是西方醫學教育,大家普遍對傳統中醫有負面觀感,甚至認為中醫就是江湖郎中。

也因此,在臨床推動中西醫合療自然有難度,「西醫醫師一定想要避免麻煩,並不會想要去和中醫有所牽連,唯有open mind,願意相互合作,將中西醫合療制度化,這也才是民眾之福。」

文/謝承恩 編輯/ 賴以玲 圖/巫俊郡 攝影/江宏倫 部分照片提供/何宗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