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在宅醫療需求增!「申請、項目、費用」一次看

2025 年底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這代表將會有越來越多人需要「在宅醫療」的服務,而哪些人適合在宅醫療?服務項目有哪些?如何申請資源?收費標準為何?關於這些疑問,醫師為你一次整理清楚。

哪些人適合在宅醫療?

在宅醫療又可稱做居家醫療,是由醫護人員組成居家整合照護團隊,走入長者或是行動不方便的患者家中,為患者進行診治。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惠伶說明,在宅醫療的收案條件,可大至以下列3階段做區分:

居家醫療階段:患者居住於住家,經醫師評估確認因失能或疾病特性導致外出就醫不便者,通常醫師判斷巴氏量表分數低於60分者。

重度居家醫療階段:病人自我照顧能力低下,醫師判斷標準為:患者清醒時,長時間因身體機能低下只能待在床上或椅子上。

安寧療護階段: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照護之末期病人、癌症末期病患或運動神經元病患且已進入末期狀態者。

值得注意的是,郭惠伶進一步強調,雖然醫師在執行收案評估時,會採用巴氏量表做為參考,但申請在宅醫療的病患,並不需要實際取得巴士量表作為申請證明,僅需經過醫師評估判定即可。

在宅醫療服務項目有哪些?

郭惠伶解釋,目前國內的在宅醫療主要是以慢性病的照護為主,視病人不同的醫療需求,大致可以分為以下9項類別:

  • 醫師訪視
  • 中醫師訪視
  • 護理人員訪視
  • 呼吸治療人員訪視
  • 藥師訪視
  • 心理師或社工師訪視
  • 藥品處方調劑服務
  • 個案健康管理
  • 24小時電話諮詢服務

醫師、護理人員會以小組為單位,前往病患家中,為患者做專業的治療,醫療品質與患者自行到院所接受治療的效果一樣。此外,在宅醫療優勢之處在於,讓病患在家就能看診領藥,患者也能夠減少出入院所,進而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如何申請在宅醫療?

民眾若有需求,可以進入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官網,點選「居家醫療整合照護特約醫事機構查詢」,依照所需的居家服務種類以及所在地區,查詢提供居家醫療服務的特約醫事機構並自行連絡申請。

收費標準為何?

在宅醫療的主要費用項目可以分為下列5項:

  • 醫師訪視費
  • 護理人員訪視費
  • 藥品費
  • 掛號費
  • 交通費

郭惠伶提醒,在宅醫療費用,其中醫療人員的訪視費及藥品費基本上都是按照健保的規定收;掛號費依各院所自行訂定,但交通車資則是看病患居住的區域與醫療機構的距離,並依院所請醫護人員出訪時,選擇的交通工具為何,向病患收費。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