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發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台灣第40個確診案例,是台灣北部一名70多歲女性,先前鑽石公主號經日方檢驗陽性確診且康復的患者,該案採檢陰性後返台再度進行採檢,卻在第3次出現陽性,成為台灣首例「陰轉陽」個案。而婦人整個罹病時間軸也曝光。
- 1月20日日本參加鑽石公主號旅遊
- 2月5日抵達日本在船上隔離
- 2月15日確染新冠肺炎
- 2月16日住院隔離
- 2月25日二採陰出院
- 2月26日搭乘包機返回台灣
- 3月1日三採確診陽性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該案進到台灣後就立刻採檢,第1次為陰性,第2次於陰、陽之間,第3次再度確認是陽性,但病毒量很低。
病毒量太少驗不出來!
從時序表中發現,患者其實治療時間不長,僅短短9天就出院,卻在康復後6天,仍再度檢測出病毒。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可能與採檢部位範圍太小、採檢試紙是否黏到病毒和後期病毒量越少有關,強調『台灣個案也有類似狀況』,因此為求警戒建議台灣需從本來2採陰改成3採陰。」
台灣目前採用三採陽性,且要有不同檢體,才可以出院,但患者採樣結果每次不一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分析有兩種可能,第一、可能是病人本身病毒量的變化,在不同得時間點測,剛好測的時候量低到測不到。第二、採檢的方式不一樣,有時候呼吸道檢體很難採,要看你刮到的地方是哪裡,剛好可能病毒多一點或少一點。
各國病例中都有類似情況發生,且這些在度驗出陽性的患者,依舊可能還會傳染病毒,只是傳染力可能降低,施信如主任認這並非檢疫上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持續追蹤這些患者。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