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的疫情還在持續,印度確診突破16萬人、成為亞洲最慘的國家,巴西突破41萬人確診,僅次於美國,而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雖然各國一直想趕快恢復經濟、開放工業,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提醒,疫情很有可能會來第二波,最好不要回歸到以前的生活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27日時表示,新冠肺炎讓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這場大流行讓我們見識到了,如果我們採取必要的大膽行動遏制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在各國封城之後,歐洲、中國的空氣品質都有明顯的改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空氣能見度變高,在印度甚至第一次能看到喜馬拉雅山;而觀光勝地義大利威尼斯的河水也變清澈,還有天鵝跟魚又出現,印度聖河恆河的水,也有部分區段達到了「可飲用標準」,是2000年來的第一次。
而在世界各地的海灘,也發現原本混濁的海水、污染的沙灘,變得很乾淨漂亮,讓人感嘆「這才是大海原本的樣子」。
譚德塞說,「這場疫情讓我們的空氣和水會更乾淨,街道更安靜、更安全,許多人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式,同時與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更長。」
恢復氣候除了可以改善生活品質、增強免疫力之外,其實也對病毒的傳播有直接影響。2014年,法國的一項研究提取了一種被封存在永凍層中長達3萬年的病毒,並在實驗室對其重新加熱。儘管已被冰封了3萬年,病毒仍迅速復活。
而在2020年1月,《BioRxiv》發表的一篇論文裡,科學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樣本中,發現了古老病毒存在證據,其中28種是人類從未見過的新病毒。全球暖化導致各地冰川縮小,可能釋放冰封了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微生物和病毒。
再加上人類活動太頻繁,導致原本不會互相接觸到的病毒、細菌,一旦出現交集,會孕育新的潛在風險和新的菌株。人們更接近野生動植物的情況下,也會更多地暴露在野生動植物攜帶的病毒下。
世衛組織也建議,即使疫情趨緩,要開始恢復經濟、回歸正常生活,也要遵循「健康和綠色方式」:
第一,保護大自然,大自然賜予了人類健康所依賴的空氣、水和食物。
第二,確保家庭和衛生設施擁有供水和衛生設施,能夠獲得清潔和可靠的能源,並能抵御氣候變化。
第三,為迅速轉向「綠色能源」而投資,這將減少空氣污染,以便人們在戰勝新冠肺炎後能呼吸到清潔空氣。
第四,促進健康和可持續的食物系統,讓人們能夠獲得健康且可負擔的食物。
第五,建設將健康納入城市規劃各個方面的城市,從可持續交通系統到健康住房。
第六,停止補貼化石燃料,這種燃料造成污染並驅動了氣候變化。
「隨著一些國家的社會和經濟開始重新開放,我們必須回答以下這個問題:我們是僅僅回到原來的老樣子,還是將吸取大流行給我們的經驗教訓,關注我們與地球之間的關係?」譚德塞說,「更好的重建意味著以綠色方式重建。」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