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失智、假失智?傻傻分不清~

iStock-979162892

黃聖筑/綜合報導  何宜庭/美編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6年英國62歲婦人傑姬狄布(Jackie Dibb)感到身體不適就醫,醫生原本認為她是中風,但進行了頭部電腦斷層掃描(MRI)後,宣告她為「額顳葉失智症」只剩5年可活。一年後再復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她只有焦慮和憂鬱,並沒有失智現象。憂的是她已經把準備養老的畢身積蓄一萬英鎊(約新台幣416,800元)花光了。

假性失智症可能造成誤診

失智症是指大腦功能全面性衰退,語言功能、視覺辨認功能、執行功能等全都衰退,常常合併有些精神行為症狀,像妄想、焦慮或幻覺,衰退嚴重程度到足以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

老年人可能因為家中發生意外或另一半過世,出現了睡眠品質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和活動力變低等大腦快速退化的情況,因此造成了「失智」的誤診。鑑別的重點在於,若患者在進行記憶測驗時,出現意志消沉很快放棄作答的狀況,但鼓勵後可以回答正確,這就是假性失智症。

而除了憂鬱症以外,還有藥物、酗酒、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缺乏維生素B12,視力、聽力受損等所引起的認知障礙,也會容易造成「失智」的誤診。上述情況屬於5~10%有機會恢復健康的「假性失智症」;患者透過治療,病症獲得改善之後,「失智」症狀會明顯減輕,甚至能完全治癒與回復。

如何降低被誤診的可能

建議政府監督醫院對專科醫師加強訓練,例如:強化醫師對影像醫學的判讀能力,增進心理治療師執行心智功能測驗的能力;而醫生進行鑑別診斷時,最好配合所有的診斷工具進行綜合判讀,例如:例用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技術,加上影像醫學配合心智功能測驗等,以避免誤診。

此外,也建議民眾可以諮詢第二位專家的看法,進行「二次判讀」,才能避免誤診,找出可治癒的5%假性失智症,使其恢復健康,避免真正的失智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