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坐桌前打電腦、散步也不舒服!近 75% 新冠患者半年後仍「勞動後症況惡化」

2020 年 1 月全世界開始與新型冠狀病毒奮戰,確診病例已累計超過 2 億,國外有愈來愈多報告指出確診患者在康復後會出現長期系統性多重器官問題,間接或直接造成衰弱與功能障礙,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表示,「這類新冠患者回到日常生活後,無論是活動、工作,只要動一下就會有疲倦等症狀,且惡化影響到生活功能,這時物理治療師就發揮很好的作用。」

疲倦、記憶力下降 常見新冠長期症狀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林家德表示,國外的觀察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康復後約有 10% 會出現新冠長期症狀,最常見的是疲倦、勞動後症狀惡化、注意力不集中與呼吸短促等。

另外,像是失眠、心悸、腹瀉、胃痛、食慾不振等,也是常見的新冠長期症狀,而新冠長期症狀從確診後 4 週就開始出現,甚至持續到到 12 週的新冠後期,可能造成多重系統疾病、超過 200 種症狀以不同組合出現,或是有可預期或是不可預期的緩解以及復發變化。

洗澡、電腦桌前打字也不舒服!康復後患者,1/10 仍常疲倦

國外的臨床觀察發現康復後的新冠確診患者約有 1/10 在確診 3 個月以上仍持續有疲倦、呼吸短促、肌肉骨骼相關疼痛、運動能力差、焦慮與憂鬱的情況,其中最常見的新冠長期症狀是呼吸短促與疲倦現象。

疲倦現象也有學者特別稱為 “勞動後症狀惡化”, 這是一種與用力程度不成比例的疲勞現象,有時會被描述為” 做一點點事就體力崩潰” 的狀態。像是洗澡、在電腦桌前打字、閱讀、輕度活動等都足以引發症狀惡化,讓人覺得不舒服。

助患者面對新冠長期症狀 物理治療師扮重要角色

臺大醫院物理治療師提供呼吸運動、調整步調與安全強度的運動訓練,協助患者面對新冠長期症狀。而像是患者的門診物理治療、出院後返診追蹤都相當重要。

門診物理治療又分為「改善呼吸功能」以及「改善勞動後症狀惡化」  ,其中改善呼吸功能又分為以下幾個重點:

  • 氣道清潔技術 :例如拍痰
  • 呼吸運動 :例如「腹式呼吸」,把手稍微壓在腹部,練習吸氣時讓肚子鼓出,主要要讓肺容量增加;另外還有「圓唇式吐氣」,吸氣時把氣吸飽,吐氣時像吹風車的感覺,目的是希望讓氣道不至於塌陷。

至於「改善勞動後症狀惡化」,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林家德形容,「要把自己想像成電池,整天的活動量要怎麼分配,才不會把電量耗盡後整個人無法動。」

「遠距物理治療」患者更安心

而不少人就擔心疫情期間還要至醫院看診會增加感染風險,而其實物理治療也可以遠距科技輔助服務,需要的設備有:

  • 軟硬體設備:電腦、手機等
  • 監測配備:血氧機監測心跳與血氧濃度、智慧型手鐵監測運動量

而物理治療師就能遠距進行治療服務,例如呼吸運動、安全強度之運動、功能訓練等。

李祉函

延伸閱讀:
COVID-19/接種新冠疫苗,會掀起體內免疫反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能接種嗎?
COVID-19/疫情之下到醫院安全嗎?專家:Delta 病毒來勢洶洶,醫院須確保「零風險」
台大醫院公布「單株抗體」治療新進展!減少轉重症、16 名新冠患者,13 名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