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困擾程度較高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專家建議篩檢患者心理健康來降低風險

最新研究指出,心理困擾篩檢可能是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重要的是,這種篩檢過程很容易,即使沒有受過大量心理學培訓的醫師也能執行,以讓更多患者瞭解自己的心理健康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項發表在《心肺康復與預防期刊》(Journal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上的研究,針對 28 項研究的 60 多萬名患者進行統合分析,研究人員表示,透過簡短問卷評估的心理困擾程度,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近 30% 有關。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精神醫學和人類行為助理教授 Carly Goldstein 博士提到,臨床醫師可以在門診向患者提供簡短的心理健康問卷,並根據他們的回答,來更好地瞭解患者的心理健康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風險。

Goldstein 博士強調,這項分析表明,患者的心理困擾與他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直接相關,臨床醫師可以協助患者管理健康風險,像是提出改善心理健康的建議,以幫助他們改善心血管健康。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臨床心理學家 Allison Gaffey 指出,大多數將心理健康和心血管疾病連結起來的研究,都集中在已經被診斷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身上,而對於尚未被診斷的人,他們的心理健康如何隨著時間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要少得多。

心理困擾程度較高者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為了尋找這種關聯,研究人員搜尋了 3 個大型資料庫,以查找篩檢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或一般心理健康的研究,並追蹤超過 6 個月以確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後研究人員鎖定了過去 5 年發表的研究進行分析,其中包括超過 65 萬名參與者,其中 58% 是女性。

研究分析確定,透過簡短問卷評估的心理困擾確實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與低困擾或毫無困擾的人相比,具有高度心理困擾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 28%。

研究人員表示,無論是在醫院還是社區醫療保健環境中使用這些簡短的篩檢工具,有助於以非常多元的方式瞭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使沒有達到嚴重心理困擾的程度,那些具有任何心理困擾的患者,仍然可以從額外的臨床支持中受益,以幫助他們預防心血管疾病。

此研究也評估了美國心臟協會的最新指南,該指南列舉了實現最佳心血管健康的生活因素清單,雖然健康睡眠被納入良好心臟健康的一個重要面向,但管理壓力和心理困擾卻不是,研究人員認為,指南應該要擴及良好的心理健康。

根據研究分析,最常見的心理困擾是憂鬱症,由於焦慮症也會導致心理困擾,甚至會以不同於憂鬱症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建議臨床中使用的篩檢應全面評估憂鬱和焦慮。研究人員鼓勵各種醫療保健提供者對心理困擾進行篩檢,以評估心血管健康風險。此外,正如篩檢一樣,心理健康支持建議也能簡短有效,兩者都對患者的整體健康有正面影響。

文/孫珞軒、圖/楊紹楚

1.參考文獻:Screening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elated Mortality

延伸閱讀
分析臉書貼文可辨識憂鬱和孤獨傾向!研究揭示社群媒體可用於心理健康風險評估
擴展臨床決策資訊、識別患者負面思考傾向!研究:人工智慧能有效進行心理評估
憂鬱症增加失智症風險!大型研究:及時治療可降低未來失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