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感染重症率高 50%!六成民眾確診後持續頭痛腹瀉 「3 招」自我照護

本土疫情趨緩,截至 11 月 14 日,全台已有三成民眾確診、805 萬人恐怕再次確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柳朋馳指出,在病毒不斷變種提高傳染力下,全球確診數已破六億例 。

柳朋馳醫師表示,確診後肺部、神經系統及消化道等器官可能多少都會受損,根據台北市衛生局資料顯示,康復後大約仍達兩成確診者會有長新冠症狀,如持續性頭痛、腹瀉、疲倦等,不論是否曾確診皆要提高警覺。

據歐洲呼吸期刊研究,確診後可能導致肺部毛玻璃病變、肺纖維化,致使部分患者在康復後數月肺功能顯著受損,恐提高罹患肺炎風險,柳朋馳表示,「不僅肺部受損,美國頭痛協會期刊與英國醫學雜誌更指出,六成民眾在確診期間甚至康復後出現持續性頭痛,另外六成則是康復三個月後持續腹瀉。」

此外,數學生物科學期刊透過流行病學統計模型所推估的結果也顯示,曾確診者若再次確診,重症機率將比第一次確診者高出50%。

確診後一年 仍有十分之一的人身體不適

他表示,Omicron 疫情之下,確診後病毒仍有三至四成的機率會對於心肺功能造成影響、感染後仍有十分之一人一年左右還是身體不適,因此呼籲若有相關不適、疾病應該要早期篩檢及治療。

疫情間全球民眾對於自身健康狀況關注度高,連帶提高自我照護意識,自我照護、自我用藥等全球搜尋次數明顯攀升,國健署每年皆針對各年齡層族群及慢性、急性疾病患者,持續推廣最新自我照護指引,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則建議確診後患者,接受醫療照護外,也要透過日常的保健來改善、提高生活品質。

不過柳朋馳表示,根據調查,四成民眾未曾聽說過自我照護、更有九成民眾曾經遇病症卻不處置,「這時就暴露在危害自我健康的風險之下。」

此外,他表示,根據 2022 年國健署發佈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民眾在八種支持免疫力的營養素中,至少三種攝取量不足,分別為維他命 D、維他命 E 及鋅,「面臨病毒或其他病原體風險時,人體的免疫三大防線-物理屏障、非專一免疫細胞及專一性免疫細胞,有助抵抗外敵入侵。若營養攝取不足,可能影響免疫三防線禦敵,提高肺炎染病率,陷入反覆感染的惡性循環。」

自我照護 3 指引 助提升自我健康

而台灣民眾難以達成自我照護的原因中,有七成六不了解非處方用藥成份與功效差異、七成則不清楚自身健康狀況(如是否藥物過敏、慢性疾病用藥禁忌等),柳朋馳醫師也延伸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自我照護的最新倡議進一步說明,自我照護有三項指引:

  • 預防:除了要維持外在防護,內在照護也很重要,像是心理健康維護、均衡營養攝取等,藉由保健品如綜合維他命、益生菌、口腔保健品維持好自身健康;
  • 緩解症狀:遇到輕微症狀一發生時及早處置,建議居家常備非處方用藥如止痛藥、感冒藥等;
  • 安全用藥: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當民眾的認知不足時,透過專業衛生人員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建議民眾日常可藉由專業人員了解正確用藥知識。

柳朋馳醫師提醒,後疫情時代下,維持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等正常生活作息都有助於提升健康,提醒若有出現不適就應就醫診斷,此外,無論是使用保健品、營養品甚至藥品,都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避免藥物交互作用。

文/李祉函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COVID-19/這一波 BA.5 疫情結束!王必勝曝疫情趨勢、口罩禁令何時公布
COVID-19/本土現第二例 BQ.1!20 多歲男輕症確診、BA.5 佔98%仍一支獨秀
COVID-19/因應聖誕節、春節假期!入境總人數調增至每週 20 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