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1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共有九大展區,分為一樓及四樓展出,其中最熱門的攤位就屬於展場一樓的「醫師力大挑戰——臨床技術體驗教室」,吸引大量跨領域學生、專業人士及大人小孩瘋玩!
慈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謝坤叡指出,疫情之下大家對醫學界、醫院臨床醫師養成非常好奇,透過「醫師力大挑戰——臨床技術體驗教室」設立的七大關卡,每一關對於臨床上在養成一位醫師都是非常重要的訓練。
現場由國內最優秀的各大醫學單位,如花蓮慈濟醫院、中山醫學院、三軍總醫院、長庚醫學系、三軍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秀傳醫院、亞洲大學、輔仁大學設計關卡,讓民眾可以體驗到解剖、外科縫合、驗血驗尿、急診急救、植牙等第一線挑戰,該展區更是現場熱門攤位之一。
第一關:解剖大體老師
謝坤叡表示,醫師力大挑戰第一關是讓民眾對於人體結構有所了解,「隨著科技進步,過去醫學系教學多為平面式教學,如今漸漸從2D走向3D,現場透過軟體技術,真實帶領民眾解剖大體老師的模式,幫助學生的學習。」
現場會提供民眾閱讀數種器官的真實運作方式,猶如重溫生物課的所學,再加入醫學系臨床上更深入了知識,最後再經由專業人員引導透過螢幕與實體的操作,針對虛體的大體老師進行解剖,十分有趣。


第二關:微創手術大師養成
第二關則由擁有亞洲最大的遠距微創手術中心的秀傳醫院策畫關卡,手把手教民眾透過只看螢幕來夾取手術檯上的小豆子,模擬臨床醫師進行微創手術、內視鏡手術的縫合。
謝坤叡表示,「民眾對於微創手術的意願高,因為縫合傷口小,可以降低病人不適感,又可以早日出院,透過體驗也能讓民眾知道,臨床醫師在開刀房操作的困難。」現場有 6 至 7 組模擬手術檯讓民眾實際動手體驗。



第三關:外科止血靠繩結絕活
在經歷前兩關的解剖學與開刀體驗後,第三關由中山醫學系設計關卡,讓民眾學習如何打出能夠止血的繩結,謝坤叡表示,「外科手術結束後,繩結的縫合是有學問的!如果打太鬆,傷口會鬆開導致感染,打太多結又會影響癒合傷口。」
體驗民眾首先需要仔細觀看螢幕中的教學,記住繩結得纏繞與打法,接下來使用教具一步步打出漂亮的繩結,而其中臨床醫師最困難的是在於無法用手指打結,而是需要用開刀用的夾子,難度又更上一層樓。

第四關:體驗一日呼吸治療師
新冠疫情緊張時刻,急重症與加護病房更是生死一瞬間!病人因為血氧過低、喘不過來,需要短時間內進行搶救,第四關由輔仁大學醫學院呼吸治療系教你如何現場對病人進行插管救治,體驗一日呼吸治療師。
輔仁大學呼吸治療系楊老師表示,現場有4至5組操作體驗,民眾需要協助病人在短時間扣上面罩、按壓甦醒球。需要面臨插管急救,開幕第一天下午兩點有專人會於現場進行插管教學,機會難得。


第五關:醫檢師的世界
COVID-19的檢驗與快篩、PCR都跟醫檢師息息相關,另外對於包含血型的檢驗、尿液感染後的檢測,都大大影響身體的健康與機能,第五關卡由中國醫藥大學與亞洲大學合作設計關卡,帶領民眾體驗醫檢師的世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蕭瓊子表示,現場設定多種醫檢師的工作站,包含體驗抽血、測血型、檢驗血液中的顯微鏡觀察、檢驗尿疫後的樣本,可以觀測肝腎功能與發炎等,都是檢驗師的日常。
另外本次參展的亮點更包含在COVID-19疫情之下,醫檢師應該要怎麼進行PCR檢測,現場有3台PCR檢測儀器,還有一台大型檢驗設備,可以觀測出數種病毒,讓參觀民眾大開眼界還能動手實測。






第六關:一日植牙體驗
第六關由德威國際牙醫口腔醫院設計體驗關卡,讓民眾體驗如何製作牙冠,並且現場有專門針對牙齒雷射、植牙導航等牙科設備,並由專業人員講解與操作,從中了解為什麼牙醫約診等待時間長,從中的技術與臨床專業不可少。
第七關:急診VR搶救腦中風
第七關由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長庚大學臨床技能與模擬中心、林口長庚醫檢部等單位合作設計關卡,民眾可以體驗在急診室第一時間緊急搶救腦中風的手忙腳亂,由兩人一組的合作模式完成關卡。
三軍總醫院急診部醫師官哲羽表示,現場透過VR體驗,由領導會帶領學員進行檢測血壓血氧,拿筆燈進行神經學檢查,檢測兩眼瞳孔是否有反應,再來進行打點滴,要選擇正確的軟管進行抽血、調節速率等,並限時在15分鐘內完成搶救才算通關,而臨床上對於搶救的時限更只有短短10分鐘,才能有較高的存活率,對臨床教學是很重要的體驗。


台灣醫療科技展的「醫師力大挑戰」位於一樓 I 區與 J 區,七大關卡實際體驗需要花上一至二小時,現場有許多高中生前來實習觀摩,還有許多生醫界跨領域的實習生,樂趣且不失專業,更吸引許多專業人士參加體驗,現場第一天便有高人氣排隊人潮。
圖、文/謝承恩
延伸閱讀
疫情退散迎向健康復甦!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聚焦「三大任務、兩大重磅論壇」一次看
挽救長新冠出解方!全球首例臍帶新藥、凈血療程、免疫促進療法助攻
輔大偕輔醫跨領域發展智慧醫療!智慧防疫病房獲國家肯定 三合一智慧磅秤減輕醫護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