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年人專利!18歲以上1/4有高血壓,血壓正常值是多少?初期有症狀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從控制血壓開始

由於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如果未加以控制改善,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和腎臟病等問題,甚至有發生猝死的可能,因此它有「沉默殺手」之稱,近年來更因飲食與生型態的轉變,高血壓的罹病年齡逐漸下降,有年輕化趨勢,任何人都應提高警覺、多加留意。

⚠️ 自我察覺!當有這些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

  • 痛的位置:整個頭部
  • 痛的方式:劇烈頭痛
  • 伴隨症狀:頭痛、呼吸短促、流鼻血、臉部潮紅
  • 好發族群:50歲以前,發生率男性高於女性;50歲以後,女性高於男性,可能與女性更年期有關。
  • 可掛專科: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心臟內科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 2021 年國人十大死因,高血壓性疾病在 10 大死因排名第 6 名,年增率達 17.6%,死亡人數大增;而 2017-2020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更顯示,18 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 26.8%,推估約有 529 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高血壓已成為全民都需關注的健康問題。

不是老年人的專利!18歲以上 1/4 人有高血壓

Heho整理包 症狀及原因

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的標準和正常值是多少分期血壓範圍一次看

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如果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得血管壓力上升,即形成「高血壓」。

當心臟收縮放鬆時,會對血管產生壓力,其中因心臟收縮時所得到的最高壓力稱為收縮壓,而由心臟放鬆時所維持的低血壓數值則稱為舒張壓。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高血壓根據血壓量測的數值有 4 個分期,當舒張壓或收縮壓其中一項超過標準值時,即可能被判定為高血壓。

血壓分期收縮壓舒張壓
正常血壓<120 mmHg<80 mmHg
高血壓前期120~129 mmHg<80 mmHg
第一期高血壓130~139 mmHg80~90 mmHg
第二期高血壓≧140 mmHg≧90 mmHg
第三期高血壓>180 mmHg>120 mmHg
高血壓分期範圍列表

過去高血壓診斷標準值為 140 / 90 mmHg,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學會,依據一項由兩岸共同合作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於 111 年 5 月發布 2022 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有兩項重要變革,包括下修高血壓標準為 130 / 80 mmHg,並採用「居家血壓」取代門診測量血壓。

看更多:新版高血壓指引擬下修!建議居家量測取代門診量測,醫師解析注意事項

常常覺得胸悶、頭痛、肩頸緊,我有高血壓嗎?發作症狀完整說明

其實,生活中許多外在刺激都會造成「暫時性」血壓上升,通常會自己慢慢回復正常,以下這些原因都可能與血壓升高有關,但並不代表你就是得了高血壓:

  • 情緒波動
  • 壓力事件發生
  • 睡眠都沒有熟睡
  • 身體病痛

如果血壓飆高的同時還伴隨其他症狀,這時候真的得提高警覺:

由於高血壓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加上一般人平時沒有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如果發現自己偶爾會有上述頭暈頭痛、後頸部緊緊的,或是胸悶等症狀時,建議量測一下血壓,因為這些都是高血壓關鍵的初期症狀。

當血壓非常高時,可能造成眼、腦、心、腎、大血管的損害而引起視力模糊、嚴重頭痛、神智不清、噁心嘔吐、大量出汗、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許多病患因為血壓過高至急診就醫時,才驚覺自己原來已經罹患高血壓。

怎麼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有這些症狀要警覺!

高血壓有哪些類型?6大原因導致高血壓上身

高血壓患者雖然可能出現頭暈、頭痛、流鼻血、臉部潮紅、呼吸困難等症狀,但這些症狀出現的頻率並不如外界預期的高,因此絕大多數患者是完全「無感」的。再者,不少人認為年紀大才會有高血壓問題,其實不管什麼年齡,如果飲食不控制,加上沒有運動習慣,高血壓問題很快就會上身。

推究造成高血壓的原因,主要包括下列幾種:

  1. 遺傳
    研究指出,高血壓為多基因遺傳導致。根據國內外的臨床資料調查統計,有高血壓家族病史者較一般人更容易罹患高血壓;若雙親中有一人是高血壓患者,則發生率為 28%;若雙親皆為高血壓患者,則發生率為 46%;若兄弟姊妹中有高血壓患者,則發生率高達 65%。
  2. 不良生活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例如:熬夜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副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工作壓力也會造成體內兒茶酚胺增加,血壓升高;飲酒會造成收縮壓和舒張壓逐漸升高。此外,高血壓都有長期缺乏運動的共通點,運動可促進心臟血管的彈性功能,並可以改善心肌的供氧率。
  3. 老化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會硬化失去彈性,此時血液需要越高的血壓才能輸送,而且年紀大時動脈血管的神經調節功能也變差,而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尤其是 40 歲以上的民眾要注意。
  4. 藥物影響
    有些藥物的成分可能會使血壓上升,例如:某些消炎止痛藥會讓鈉離子滯留,使血壓升高;或是一些感冒藥、避孕藥或固醇類的藥物配方,含有讓血管收縮的成分,都會造成高血壓,使用上要多留意。
  5. 精神和環境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等情緒起伏也會造成血壓的波動;而受噪聲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提升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率。
  6. 其他疾病的影響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相關疾病、腎臟相關疾病、嗜鉻細胞瘤、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都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

依據原因的不同,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類型:

  •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不明原因或體質性的高血壓,大部分患者屬於此類型,推究其與遺傳、飲食、肥胖、壓力等環境因素相關。
  • 次發性高血壓:是指其他病因導致的高血壓,比例約占整體高血壓的 5%,像是常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腎臟疾病、甲狀腺問題等。

除了上述兩種,還有 1 種稱為「白袍高血壓」,指的是病人在醫院或讓醫師測量血壓時,因為焦慮和緊張而導致血壓升高,但在其他環境卻不會發生的特殊症狀。

6大原因導致高血壓上身

高血壓初期難察覺,衍生併發症才是最可怕的!

根據高血壓學會統計,由於有 8 成的人不知道高血壓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因此當發現自己有高血壓時,可能已經引發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相關疾病的發生:

  • 腦中風高血壓是引起腦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沒有高血壓者的 2.4 倍。
  • 心肌梗塞高血壓患者比一般人多出 2.5 倍機率罹患心臟病
  • 心臟衰竭:長期的高血壓使心臟負荷過大,且會變得越來越肥厚,之後再轉成越來越擴大,而導致心臟衰竭。
  • 腎衰竭血壓過高會讓蛋白尿增加,讓腎臟的小血管收縮、硬化,進而造成腎功能損傷,造成腎衰竭。
  • 視力受損:血壓過高會導致視網膜水腫、出血、血漿滲漏等病變,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可能失明。
  • 失智症:高血壓會引發血管硬化、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缺氧以及認知障礙。

也因此,世界高血壓聯盟將 5 月 17 日訂定為「世界高血壓日」,希望能夠喚起民眾重視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並養成在家量測血壓的習慣,提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高血壓初期難察覺,衍生併發症才是最可怕的!

1. 諮詢專家: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耀庭宇平心臟內科診所院長劉中平
2.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
亞東紀念醫院《亞東院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