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開放「加國全齡牛」進口引爭議!食藥署:狂牛症風險低,加強評估食用安全

食藥署於 4 月 27 日預告,繼美國後,將開放進口加拿大全齡牛肉,引起各界討論,消基會於 5 月 1 日發布聲明,嚴正反對開放加拿大全齡牛肉進口,若衛福部食藥署不顧民意,將會發起拒買行動。

食藥署也於 5 月 2 日晚間回應,台灣分別於 96 年及 103 年已開放加拿大 30 月齡以下去骨牛肉、帶骨牛肉及其相關產品進口,加國於 110 年提交開放全牛齡之申請案,本案依「牛海綿狀腦病 (BSE) 發生國家申請牛肉進口案之申請程序」進行審查。

食藥署也委託執行加拿大牛肉風險評估,委託執行加拿大牛肉風險評估,以最保守情境,假設國人終生每日食用加拿大牛肉之評估結果,一百億牛肉消費者中,可能會有 2.24 人因暴露於致病普利昂蛋白 (PrPRes),而罹患新型庫賈氏病 (vCJD),評估為可接受之風險,並提交至食品風險評估諮議會報告。

此外,食藥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及 BSE 專家,共同於 111 年 8 月赴加拿大執行實地查核,包括 1 家肥育場、3 家屠宰 / 加工廠、1 家化製廠,並且查訪加拿大官方管理機構以及實驗室,現場未發現特定風險物質處理之重大缺失,只在屠宰 / 加工廠發現些許無涉狂牛症 BSE 管理之輕微缺失,加拿大官方均已確認改善。

食藥署表示,加拿大於 110 年 12 月發現一例非典型狂牛症 BSE 案例,該案例為 8.5 歲老牛,非經飼料感染,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WOAH) 認為非典型 BSE 與人類感染 vCJD 無直接關係。

WOAH 未因此案例調整加拿大之 BSE 風險等級,仍維持其為 BSE 風險可忽略國家,食藥署經重新風險評估結果,加拿大牛肉產品食用風險並無增加。

狂牛症初期症狀類似痴呆

而什麼是狂牛症?狂牛症學名為「牛之海綿樣腦病變」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因牛隻發病時興奮且具攻擊性而命名;狂牛症是一種由「普里昂蛋白質」(Prion) 變性蛋白質所引起。

此病原體會導致腦部組織迅速被大量破壞形成空洞引發腦海綿狀病變,主要為侵犯神經系統的一種疾病。其潛伏期可長達 2 年至 10 年,故不易發現與診斷出來。

狂牛症在發病初期,以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及步態不穩等類似痴呆症狀,隨病程進展,患者的四肢與軀幹會有劇烈之抽動(肌躍症),此外視力模糊、肢體無力、麻木感、癲癇也可發生,在末期則以嚴重痴呆為主,最後甚至死於呼吸道或全身感染,病人於發病後約 1 年內死亡。

文/李祉函 圖/楊紹楚

參考資料:認識狂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