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歲以上每 13 人有 1 位失智者!經常忘東忘西是失智症嗎?老化和失智有什麼不同?失智症成因、症狀與危險因子一次看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由各種可影響記憶、思考、行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大腦病症導致而成。它的症狀不單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到 2050 年全球預計將成長至 1 億 3,900 萬人之多。

依據 2021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公共衛生領域應對失智症全球現況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dementia) 指出,全球有超過 5,500 萬名失智者,到 2050 年預計將成長至 1 億 3,900 萬人。

根據衛生福利部 2011 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以及內政部 2022 年 12 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 65 歲以上老人共 408 萬 5,793 人,其中輕微認知障礙(MCI)有 73 萬 5,023 人,佔 17.99%;失智症有 30 萬 7,931 人,佔 7.54% (包括極輕度失智症 12 萬 5,890 人,佔 3.08%,輕度以上失智症有 18 萬 2,041 人,佔 4.46%)。也就是說 65 歲以上的老人約每 13 人即有 1 位失智者,而 80 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 5 人即有 1 位失智者。

65 歲以上老人每 13 人就有 1 位失智者

Heho整理包 症狀及原因

什麼是失智症?失智和老化有什麼不同?失智症者會有哪些徵狀?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由各種可影響記憶、思考、行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大腦病症導致而成。

失智症(Dementia)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它的症狀不單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能力或徵狀正 常 老 化失 智 症
日常生活能力能獨立維持需要協助
病識感有,會覺得自己記憶力差早期可能有,大多數無病識感
回想能力過後會想起來或經提醒後可以記起不容易經提醒後記起
對健忘看法自己比親人更關心親人比當事人擔心
近期記憶力較不會忘記容易忘記
說話連貫性偶而會忘詞說話會中斷或用其他詞彙替代
方向感在熟悉環境中較不會迷路會迷路,或要花較長時間找到路
使用新用具仍能學習或操作一般的用具漸無法學習或操作一般的用具
社交技巧並無減退失去參與的興趣或表現不恰當
認知功能測驗正常異常
失智症與老化差異?能力及徵狀一覽表

由於失智症是一種進化性的退化疾病,因此依病程發展概分為 3 階段,其相關病徵包括:

  • 初期:認知功能輕度障礙,日常生活尚可自理,外觀無異狀。
  • 中期:認知功能中度障礙,出現明顯精神行為症狀,日常生活需要協助。
  • 晚期:認知功能嚴重障礙,需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外觀顯呆滯。

失智症患者從初期的輕微症狀,進入中期和晚期,其疾病退化的時間依個案狀況而有所不同。其病程平均而言較癌症長,存活年數和發病年齡相關:65 至 70 歲發病的平均存活 10 至 11 年,90 歲以上發病者的存活約 3 至 4 年。

失智症的病程進展

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嗎?失智症依成因分為哪些類型?

失智症的分類上,主要有退化性和血管性 2 種類型,但患者有時會存在 2 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失智症依序為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及額顳葉失智症,其中阿茲海默症是以記憶缺損為早期的主要症狀,少於 5% 的失智症是可逆性。

  • 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
  • 血管性失智症:腦血管栓塞、出血(中風)後失智症、小血管性失智症等,主要原因是腦細胞受到損害,如腦部血管病變等,造成退化及失智。
  • 其他:腫瘤、感染或其他內分泌問題,這部分原因比較屬於可以經過治療改善,但仍需要視患者的腦部受損程度來判斷;像是缺乏維生素 B12、葉酸,容易出現幻聽、幻覺等失智症狀,或是梅毒、愛滋病等影響免疫跟神經系統的疾病,都會造成失智。

不過退化性失智病程可以長達 8 至 10 年,血管性則是在腦部血管病變後 1 至 5 年可能發病,如果在幾個月的短時間突然有失智症狀,就要懷疑是神經細菌感染的問題。

失智症依成因分成三類

年紀越大越容易失智嗎?出現哪些前兆或症狀需要就醫呢?

雖然年齡越大、罹患失智的比率越高,不過年紀大並不等於一定會失智,家人應多注意長輩是否有失智徵兆,像是容易忘記「最近」發生的事、語言表達出現困難,講話時常常停頓、出現憂鬱或躁動不安的行為、原來脾氣很好的人卻變得愛發脾氣。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失智症 10 大警訊,當發現長輩出現以上失智症癥兆,應及早就醫,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失智症處理重要原則,由醫師做專業的評估,給予適當的藥物,可望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1. 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4.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5. 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
  6. 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9.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10.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失智症 10 大癥兆警訊

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哪些人是高危險族群?

年齡越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越高嗎?年齡與失智之間還不確定存在因果關係,不是年齡越大「就會造成失智」。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年齡之外還包含其他因素值得探究,有些甚至在出生那一刻就成立。

根據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雜誌 2020 年公布的研究顯示,40% 的失智來自可避免的 12 項危險因子。研究人員認為,各年齡層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做出不同程度上的選擇,以改善大腦健康並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1. 教育水平
    在童年階段就有良好的教育水平,或是有較高教育程度可降低失智症的風險,當教育程度高認知能力也可提高,讓大腦達到最大的可塑性。特別是當人年紀大以後,有較高認知功能的人會尋求認知刺激活動和教育,已達到活化大腦。
  2. 聽力退化
    不少年長者都有聽力退化的問題,研究發現當長者聽不到(或聽不清楚)別人說話,會漸少與外人溝通的機會,當互動變少讓大腦接受的刺激也跟著減少,可能是導致失智的原因之一。使用助聽器,有助於減少認知能力的退化,因此提早介入治療也是重要的關鍵。
  3. 腦外傷
    過去曾有研究針對 2 萬 8,815 名患有腦震盪的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這個族群失智症的風險增加了一倍。通常容易造成腦傷罪台灣最普遍為車禍事故,其次包含跌倒受傷、運動傷害等,平常除了健康養成外,生活安全也是需要注意。
  4. 高血壓
    研究指出,從 40 歲開始的中年高血壓與腦容量減少和蛋白質高信號容量增加有關,以平均年齡 45 至 61 歲來看,如果收縮壓持續高於或等於 130 mm Hg 的族群,即使沒有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的患病風險也會增加。
  5. 缺乏運動
    許多研究指出,「運動」是最能有效幫助延緩失智退化的方法,尤其是 65 歲以下就發病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這族群身體活動功能仍非常好,合適搭配運動減緩失智程度。即便只是步行、或是輕度的身體活動,包含做家事就可以增加腦容量、延緩大腦退化的時間。
  6. 糖尿病
    「高血糖」和「低血糖」都與失智症有關,因為高血糖會影響腦部血管血流灌注,促使腦細胞老化或死亡,造成退化性失智,也有可能提高中風風險造成血管性失智。
  7. 心血管風險
    腦中風就是「血管性失智症」的高危險因子,研究發現將近三分之一的腦中風患者會伴隨認知功能障礙,特別是「復發性」腦中風後失智症的發生率更高達 41.3%。
  8. 過度飲酒
    大量飲酒與已證實與認知障礙和失智有關,雖然許多社會文化都與酒精脫不了關係,但研究指出,一周飲酒超過 168 克酒精會增加失智風險,相當於約 11 罐 330 毫升的台啤 ,大約平均每天 1.5 罐。
  9. 肥胖
    如果在中年時 BMI 在 30 以上,未來失智風險會增加。想避免這樣的問題,只要透過減重就可以改善認識功能,因為當肥胖的成年人減重 2 公斤以上,注意和記憶力的顯著改善,但減重對於長期而言是否能夠預防失智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
  10. 抽煙
    抽煙者比不抽煙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更高,並且在他們可能罹患失智症時,有較高的過早死亡風險。但其實即便老了才開始戒煙仍有助,因為在 5 萬名 60 歲以上的男性中,戒菸 4 年以上之後,而在隨後的 8 年中,失智症的風險持續降低。
  11. 憂鬱
    憂鬱與失智症的關係,是由很多種生理、心理形成複雜的生理機制,也是失智症的早期階段一部分。如果當老人同時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和憂鬱症,將來得到失智症的機率也會增加,抗憂鬱藥是否能減輕失智症的風險仍然有待研究進一步證實。
  12. 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的懸浮微粒與健康狀況不佳有關,特別是非傳染性疾病有關的健康狀況,從動物模型表明,研究人員發現特別是對大腦可能會有潛在的影響,包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 2.5 都跟失智風險有關。

過往民眾對於失智症都僅知道透過運動、飲食等方式預防,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細節值得我們注意,包含從教育程度、生心理狀態、記憶與學習能力的提升,對老年人失智症、記憶力減退或預防視憂鬱症也有正面改善的效果。

諮詢專家:
1.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慶峰
2. 臨床心理師林岱葳
參考資料:
1. 台灣失智症協會
2.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3.《失智症診斷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