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 3.0 亮點「住宿機構智慧照顧」 從居家到機構:減輕長照負擔的指標內容

長照 3.0 相較 2.0 來說,具四大升級重點,分別為:服務對象擴大、醫療與長照銜接、科技導入及強化長照復能服務。其中,住宿機構的智慧照顧發展,正是未來配合推動長照 3.0 照顧升級的重要關鍵之一。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表示,因應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賴政府推出長照 3.0,但針對長照 3.0 的最大亮點:住宿機構的智慧照顧發展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其在實際運行中,各地主管機關審查標準不一,機構無所適從。並表示,過往台灣已經走過低基期長照 1.0、政策變革的長照 2.0,在面對高基期的 3.0,應就長照核心問題滿足超高齡需要及永續發展。

長照 3.0 最大亮點 住宿機構的智慧照顧發展

賴添福說明,賴清德總統推出長照 3.0 政策,且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為協助長照機構智慧轉型,在 113-116 年「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中納入「建構照顧資訊系統」及「智慧輔助照顧科技運用」兩大項。衛福部提出的「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目前有 7 大指標成為長照 3.0 的重點計畫,它的其目是為了鼓勵住宿機構藉由建構資訊系統及導入智慧照顧輔助科技,達到提升工作效率及品質效果,進而減輕超高齡社會的長照負擔。

解讀 7 大指標內容及注意重點

賴添福說明,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共 7 大指標,16 項各自獨立內容,每項內容再依規模類別(49 床以下~150 床以上)分為 5 類,獎勵金額不同,每家機構每年至多獎勵 101 萬至 240 萬,他就以下各指標分析之:

  1. 機構災害緊急應變計畫(EOP):制定應變計劃及作業程序,並依機構特性做情境演練、記錄及檢討。自動灑水系統及 119 火災通報裝置,必須於 114 年 2 月 28 日建置完成及演練。
  2. 個別化支持計畫(ISP):成立自主照顧能力支援小組,擬定辦法執行返家計畫至少 1 例,114 年工作再加其他醫事人員參與擬定 ISP。
  3. 建構照顧資訊系統:自行建置或租用系統及衛福部系統兩種,只能擇一,至多補助 2 年,採用部設系統獎勵金只有 50%。
  4. 智慧輔助照顧科技應用:指標包含行動感知、移動支援、照護支援、排泄支援、入浴支援 5 項,每年至多只能選 3 項,每項至多獎勵 2 年,第 1 年涵蓋率需達 50%、第 2 年 80%,並要有員工在職訓練運用及服務紀錄。
  5. 強化人員管理:優化工作人員設置、工作制度訂定執行、訂定晉階久任制度、人員設置符合設標及人員權益制度設定,繼續教育符合規定且完成訓練需達 100%,確保新進照服員固定薪資不得低於 3 萬元。
  6. 加強專業知能:有住民權益、吞嚥及進食照顧技巧、口腔保健等 3 項課程內容,各項課程以完成繼續教育積分認證為依據,完訓日期 113 年 12 月 31 日止,往後每年 10 月 31 日止,達成率 113 年 60%、114 年 70%、115 年 80%、116 年至少 90 %。工作人員係指業務負責人、護理人員、照服員、社工人員。
  7. 維護服務對象權益:機構對住民認識自己權益及隱私保護,提供多元活動及居住空間擺設。

關於機構災害緊急應變計畫,賴添福指出,關鍵在於 119 自動通報及灑水系統設置,老舊公設民營機構涉及預算、採購法規定,建議只要通過政府預算或招標程序,應視同已設置完成為合格。

此外,建構照顧資訊系統、智慧輔助照顧科技應用兩者的建置成本太高,他建議調整各項總和除以實際需求人數較適宜,或不計各項設備達成率,以實際需求不重覆數量加權平均給予獎勵;申請獎勵表列項目也應適度開放依住民需求之項目及年限,達到效益最大化。最後,賴添福建議政府能協助偏鄉機構建構網路流量基礎設施,達成智慧科技輔助照顧,以提升人力資源和照護系統的品質。

文/劉一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