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示警此波「新冠」兇猛!65 歲以上族群應再打第 2 劑疫苗

近日金曲歌王陳奕迅因染新冠肺炎緊急宣布演唱會延期,而國內新冠疫情也持續升溫,據疾管署統計,新冠門急診就診計人次達今年新高點,疾管署也預估 6 月將至高峰。緊接著又是端午連假,不少民眾安排國內外旅遊,可能會加速病毒傳播,醫師呼籲接種新冠 JN.1 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 ! 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若至今連 1 劑疫苗都還尚未接種,請務必儘快補上以提升免疫保護力,而已接種過1劑且間隔 6 個月的 65 歲以上長者等 3 類高風險族群,應再接種第2劑。

幾年前打過新冠疫苗者仍有確診可能 家醫科醫師強調仍應補打

「喉嚨痛到不敢吞口水」、「發燒」、「全身痠痛無力」是許多近期新冠確診者的共同經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指出,近幾週門診人數明顯增加,每 10 位就診者就有將近一半確診新冠,除了喉嚨痛外、發燒、全身痠痛以及咳嗽為常見症狀,但也有不少確診者有出現腸胃道的症狀,且確診者普遍反映「症狀嚴重很不舒服」。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吳至行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天氣熱,呼吸道疾病病毒比較不活躍就不會有感染的風險。事實上,新冠病毒持續變異,每年秋冬與夏季都曾有流行高峰,且夏季天氣好民眾戶外活動與群聚多更增加感染風險,千萬不可輕忽

黃振國分析,目前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偏低也是造成此波新冠疫情流行起來的原因之一。值得關注的是,這波新冠病毒對年輕人的威脅也大,甚至日前有 11 個月大的小寶寶因確診而住進加護病房的案例。

此外,台灣慢性疾病有年輕化的現象,像是 50-64 歲的壯世代 7 成有慢性疾病,但這群民眾不屬於新冠抗病毒藥物的公費使用對象,無法在第一時間抑制病毒複製恐增加重症的風險,更應該要及早透過疫苗保護自己。黃振國憂心表示,年長與慢性疾病患者若還以為之前確診過就不會再得,或幾年前打過新冠疫苗就不用再打,是拿自己的健康當賭注。

接種 JN.1 疫苗後「不適反應」已大幅降低 

吳至行說,目前全球同時存在多個由 JN.1 病毒衍生的強勢新冠病毒株,疫情恐持續延燒,民眾不可以掉以輕心,應盡快可以透過施打 JN.1 新冠疫苗來提升免疫保護力。

而提到新冠疫苗,許多民眾仍停留在最早期的印象,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沒有按時更新疫苗。吳至行強調,這幾年來疫苗持續進步,在安全性方面,明顯觀察到在台灣與韓國近來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皆大幅下降。且 JN.1 新冠疫苗製成不僅降低了劑量,還更新了注射劑型,大幅降低接種後的不適反應。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若等到疫情高峰才決定接種,往往已來不及建立足夠保護力。建議本身患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若至今連1劑都還尚未接種,請務必儘快補上,而 65 歲以上長者、55 至 64 歲原住民以及出生滿 6 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及低下者,只要距離第一劑 JN.1 疫苗接種時間滿 6 個月,應儘速接種第2劑,避免置身新冠重症與死亡風險中。

吳至行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吳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