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瘤」通常不是癌症!逾 4 公分瘤有惡性風險

近年民眾的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檢查風氣盛行;有些民眾接受全身健康檢查,或是局部性的篩檢如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時,意外發現了「腎上腺瘤」。聽到這個陌生名詞,不免讓人擔心:腎上腺瘤是什麼?會不會很嚴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王繁棻指出,由於非侵入性、高解析度影像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偶然發現的腎上瘤(腎上腺意外瘤)發現率逐漸上升。這些病患在與內分泌徵狀無關的狀況(如腹痛、一般健康檢查、或其他原因)接受影像學檢查,意外發現了腎上腺瘤。根據國外文獻報告,在非腎上腺疾病的病患接受影像學檢查,意外發現到腎上腺瘤的機會約有 5-10%。

什麼是「腎上腺瘤」?

王繁棻說明,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但它與腎臟是完全不同的。腎上腺是腺體構造的內分泌器官,主要功用是製造身體所需的荷爾蒙,包括醛固酮、皮質醇、兒茶酚胺等。

如果腎上腺的某些細胞大量增生或形成腺瘤而造成某些荷爾蒙大量分泌,產生臨床上的特定徵狀,如分泌醛固酮的 Conn 氏腺瘤,分泌皮質醇的庫欣氏症,分泌兒茶酚胺的嗜鉻細胞瘤等,這些稱為「功能性瘤」,也就是有確切的內分泌功能異常與臨床表徵的腎上腺瘤。這樣造成明顯內分泌異常的功能性瘤,可以手術切除或接受其他治療。

然而,統計資料顯示,腎上腺意外瘤是功能性瘤的機會非常低,只有大約 4%。雖然腎上腺意外瘤是功能性瘤的機會很低,但有 20-30% 的腎上腺意外瘤具有輕微的皮質醇分泌,稱為輕度自發性皮質醇分泌 (mild autonomous cortisol secretion, MACS),這樣的情況會具有較高的高血壓、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MACS 可以低劑量 dexamethasone 抑制試驗篩檢出來。

「腎上腺瘤」一定要手術切除嗎?

王繁棻解釋,另一個關於腎上腺意外瘤須注意的重點是,它是否有惡性的可能。若是未有腫瘤病史者,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4 公分以下的腎上腺意外瘤只有約 2% 為惡性,而 6 公分以上的則約 25% 為惡性。

另外,此瘤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上的一些影像特徵,也是醫師判斷良惡性的重要資訊。王繁棻強調,對於非功能性、惡性可能很低的腎上腺意外瘤是不需手術切除的;對於少數需手術的腎上腺瘤個案,目前也多以內視鏡手術方式進行,若醫師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或持續追蹤,民眾務必配合,以降低健康風險,確保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王繁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