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今(27)日在線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團隊的論文,這篇論文找到了幾個病毒的變異,解釋了讓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力猛增4倍的原因。
該論文揭示了新冠病毒利用人類ACE2受體進入細胞的結構基礎,在論文裡指出,ACE2被認為是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關鍵受體。
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如何與人類ACE2進行結合,研究人員們決定從結構上一探究竟。解答一個疑問:和SARS病毒比起來,新冠病毒與受體的結合能力究竟如何?
突變導致新冠病毒的氨基酸出現變異,對抗SARS的治病辦法對新冠失效
過去的一些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力要強於SARS病毒,而本研究也再次支持了這點。儘管新冠病毒的受體與SARS病毒受體的結構,存在很高的相似性,一些關鍵氨基酸的替換,卻讓新冠病毒擁有更強的受體結合能力。研究人員們透過計算與受體的解離常數,發現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力,約為SARS病毒的4倍。一些原本簡單的突變,讓氨基酸出現替換,讓新冠病毒具有更強的受體親和力。
更糟糕的是,這些氨基酸的替換不但增加了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力,還讓一些針對SARS病毒的抗體失去了作用。研究人員們指出,一些能夠針對SARS病毒受體結合域的單株抗體或多株抗體,均無法有效結合新冠病毒的S蛋白。這不但表明兩者的表位有明顯區別,也說明我們無法簡單透過使用針對SARS病毒的抗體,來進行新冠病毒疾病的預防或治療。
研究人員們總結指出,該研究提供的結構上的訊息,有助於我們理解新冠病毒的病理機制,並且為開發抑制病毒的方法提供了洞見。
參考資料: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SARS-CoV-2 by full-length human ACE2
期刊小檔案:《Science》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該期刊的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此外《Science》也出版科學相關的新聞、關於科技政策和科學家感興趣的事務的觀點。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