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是生物界中最複雜的組織結構,內部由100兆條的神經和860億個神經元相連,所形成的網路連最先進的超級電腦也望塵莫及,但我們對大腦的認知卻非常有限,今天就來揭開你所不知道,關於大腦的10個秘密∼
秘密1:越運動大腦就越聰明
有研究指出,每天步行12英里可以幫助大腦進化,刺激蛋白的生成,促使神經元彼此連接;並且增加大腦中的血液攜氧量,帶走腦中有害的電子,並同時供給豐富的葡萄糖作為能量。此外,也有其他研究結果顯示,每周有氧運動兩次就可以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減少60%,老人痴呆症的風險減少50%。
秘密2:大腦不關注無聊的事
正常的大腦都無法專注精神在無聊的事情上,而且大腦的注意力一次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所以,當上課或聽演講後10分鐘開始神遊太虛是很正常的現象,若此時台上的講者忽然講一個故事或笑話,就能夠提升台下聽眾的注意力。
秘密3:每個人的大腦都獨一無二
每個人的基因決定了每個人在不同速度的時間發育不同的腦區,因此對同個事件,不同的兩顆大腦所儲存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此外,日常生活中所學習和經歷的事情,也會重新塑造大腦的連結,所以智力測驗只是片段證明某部分的智力較高,很多智力表現是無法靠測驗所評估的。
秘密4:睡好睡滿,大腦才會運轉快速~
研究發現,每個人什麼時候該睡覺以及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時間都不相同,但中午小睡一小時,可以增加下午工作的效率;而人在睡眠時,大腦的神經元表現旺盛的活動,可能是重複播放白天所經歷或學習的內容。此外,睡眠缺失會損傷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執行功能、情緒、數學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運動的靈巧性。
秘密5:最初認知的幾秒決定了短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有4個處理階段:編碼、儲存、檢索、遺忘。舉例來說,當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接觸到外界訊息時,資訊會先被解成片段並編碼,在一開始學東西的記憶越深刻,編碼越精細就可以記憶越牢固。然後,編碼再送到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儲存。在應用時會啟動檢索功能,一般而言若經歷起記憶點的相同環境,就能提高回憶起這件事情的機率。
秘密6:規律的重複 有助於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在大腦皮層和海馬迴的雙向交流中形成,要歷經好幾年,海馬迴切斷了與皮層間的連繫後,才會被固著在皮層中。如果要增加長期記憶,是要將新訊息逐步輸入大腦,並在固定時間溫習這些資訊。而我們對於現實的認知,是大腦把過去記憶和現在新的經驗混合在一起,並把兩者當作一個事情儲存在一起。
秘密7:長期壓力會傷腦
在工作、家庭或情緒的壓力刺激下,會釋放腎上腺素和皮質醇,這是人類進化時,為了遭遇凶險可立即反應的防禦機制,但若在長期壓力的刺激下,前者會引起心臟病或中風,而後者會傷害海馬細胞,減弱學習和記憶力。
秘密8:視覺佔去了大腦一半資源
視覺是最重要的感覺器官,占去了大腦一半的資源,一開始視網膜會把接收來的影像訊息變成小電影的訊息流,分別把動作、顏色紀錄在某些區域,最後再把這些信息重新整合到一起,變成我們看到的畫面,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大腦讓我們看到的世界,並不一定是100%的真實世界。也因此曾經有出過車禍的患者,因腦損傷的關係,造成視覺顛倒。
秘密9:男女大腦大不同
科學研究,X染色體上帶有許多跟大腦認知有關係的基因,男性的X染色體是來自母親,女性的X染色體則是父母混和給予的,也因此造成了男性和女性的大腦的結構及生或反應性不同,例如:男性的杏仁核大於女性,在接受事件刺激時,男性偏向活化腦右半球的杏仁核,並記住理性重點,而女性傾向活化左半球的杏仁核,並記住情緒的細節。
秘密10:大腦造就人類的科學性及探索性
大腦的右前額葉皮層會去檢查我們假設中出現的錯誤,而與此皮層鄰近的區域會反應所需的行為調整,例如:發現前面是死路,會改變繼續往前走的行為。而分布於腦中各處的鏡像神經元,則可幫助我們去模仿和鑑別一些行為。
人類從嬰兒時期就會透過積極的觀察、假設、實驗和對結果下判斷來對周圍世界進行探索,並因接觸刺激產生新的神經元,並記憶了所學的知識,直到成人為止,某些大腦區域也仍有可塑性,讓人類可以一直去學習並探索新的事物。
黃聖筑/文 許嘉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