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相隔十個月後又有台商返台出現確診,因此案719讓外界相當關注,先前有感染專家認為該個案因為是入境12天才發病,不排除可能是本土個案,對此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也對此個案進行分析,以流行病學的調查分析認為該個案在入境之前感染機會比較大。
案719是在大陸待了一陣子,入境以後第12天後出現症狀,由於隔天採檢ct值很低,代表為近期感染的,病毒量高是合理現象,專家推論發病日是12/4。
只是在臨床上感染後12天才發病的相對少數,100個個案中僅有2-3人可能有這意的情況,但張上淳說:「如果在入境前或一兩天還是算在潛伏期內,這樣12天的潛伏期是合理的,雖然在臨床上12天發病的機率是低的。」
為了釐清感染源因此指揮中心也將進行病毒比對,張上淳坦言:「病毒比對還是有困難度,因為台灣沒有本土個案,就有沒有基因序列,近期在中國大陸也沒看到基因序列的狀況,比對上也不容易。」
因此只能用流行病學的資料來推論,張上淳說:「國內一直沒有本土個案,沒有任何病毒傳播的現象,這個個案的在台灣感染的機率相對低。而在中國大陸陸續還是有本土個案、無症狀感染者,加上在個案出境那天浦東機場也有狀況,當時也有些人員得到感染,當然他在那邊得到機率就更多。」
為了慎重起見疾管署同仁非常認真做疫調,把他從大陸做PCR的過程到返台期間生活都匯整得非常清楚,張上淳解釋:「個案在大陸期間都有戴口罩,但因為飲食幾乎都外食,所以吃東西就會脫下口罩,在機場過場當中也有脫下口罩進食,個案自己有表示比較有可能是在機場被感染。」
為了確定是不是本土個案,防疫醫師也有清查該個案入境以後居住的旅館,但這間旅館過去沒有任何確診個案,代表這個環境不可能有病毒。指揮官陳時中說:「不能完全排除本土個案,但可能性極低,但我們以本土個案的方式進行疫調。」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