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進民眾的健康,這是政府和民間單位都應該具有的認知;如何有效率地增益民眾健康跟減少空氣污染,需同時考量各項複雜因素。」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賴信志副教授長期致力於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空品政策效益分析,近期提出以電動車為題,對空氣品質和健康之共同效益的重要性,強調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環境,是以增進民眾健康為永遠的前提。
學習大氣科學的賴信志教授指出,台灣的空氣品質受到天氣和季節的影響很大,涉及空氣污染物傳輸的方向及會波及的區域。因此在台灣觀測空氣品質和制訂空氣污染防制措施時,第一個重點是要清楚掌握季節與地形的自然因素。第二個重點則是民眾要能夠對於空氣污染物排放噸數及污染物濃度有正確的認知,例如應避免過度聚焦在生活上容易被觀察到的目標,例如工廠煙囪等,而忽略了更貼近人們生活範圍的交通因素,也就是平日生活裡影響空氣品質的移動污染源。
「人們有時會傾向只關注表面上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看起來好像很高的地方,但實際上它不見得真的是空氣污染最高的來源,對民眾健康的影響也不見得是最大的。這些細節如果不經科學層面的理析,政策面就沒有辦法有正確的防制措施,也因為政府或社會的資源都有限,如果沒有較具科學或數據支持的分析輔助,防制成本就容易被投放到錯誤的方向。」 賴教授的研究團隊近期於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發表《電動汽車推廣與發電廠排放有關的空氣質量和健康共同效益分析》論文,該文是有關推廣電動車政策時,改善空氣品質和民眾健康上之共同效益分析。
運用科學的數據和模式進行推估,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使得在改善或減少某些排放之後,在政策管理輔助下,其空污改善的區域和數量能最有效益,同時也能找出讓民眾健康增進最多的有效率途徑。
賴教授指出,目前世界各國都在討論如何實行電動車,但前提還是要考量其對環境的整體效益,才不致盲目推動,例如電動車的電池,日後如何回收循環使用,做最好的處理。電動車不見得是減少空污或減碳的唯一方法,甚至它可能只是階段性的取徑之一。此外,如果把車輛全部換成電動車,依然需要依賴用電,也就是會涉及增加了發電廠的排放。所以,在其研究中同時評估把汽油車改成電動車所需要的電力,比較發電廠所增加的空氣污染及電動車所減少空氣污染、計算兩者相抵消的情況,才能評估推動電動車實際減少空污的效益。
在應用空氣品質模式分析之後,整體而言,其研究顯示,在考量季節、氣候狀況、區域、發電廠需要增加之電力,及電動車減排的效果等眾多因素之下;如果廣泛推動電動車應用,北部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最大。但是,所減少的 PM2.5 濃度差異最小,也就是 PM2.5 改善的效益最小,反之,在南部,汽機車的總數量比北部少,在推展電動車之後,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雖不及北部,但所呈現的 PM2.5 改善的效益卻比較大。這主要是跟台灣的季節天氣有關係。所以如果同時考量季節特性、在哪個區域的電廠增加發電,以及在哪個地區推動電動車的減排效益最佳後,就會發現應用電動車雖然會增加發電廠的排放,但是與電動車的減排效應共同考量之後,再搭配電廠發電的時節安排等,電動車的政策就能明顯增益民眾的健康和減少空氣污染。
但是賴信志也指出,推動電動車以協助減少空污和增益民眾健康,除了要依賴科學家的分析數據,並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進行資源管理、執行相關政策和宣導之外,其實民眾對環境和健康議題的認知才是關鍵點。如果民眾不認為換成電動車對健康有較好的影響,或對整個國家空氣品質有較好影響的時候,就不會有更換成電動車的動機。所以,推動電動車應用的最佳方式是提昇民眾在環境、科學和健康等方面的素養。
鼓勵民眾有自我意識,使之瞭解在貼近其各項日常活動的範圍中,其實交通,也就是移動污染源是與民眾健康高度相關的,有這樣的認知以後,如果要汰換老舊汽機車的時候,民眾才會考量往電動車,或日後其他更有益於環境和健康的選擇去進行汰換。這樣的環境和健康的意識,會使得民眾日後更有汰換老舊汽機車的動力,即便目前電動車價位偏高,等時間水到渠成,電動車能夠達到大量生產、價位更平價之後,民眾就會因為已經對相關的環境健康議題有所瞭解和資訊,自然就會選擇電動車,或其他更有助減排、減少空氣污染的工具或途徑,真正減少空污的最大動力是提昇民眾對問題正確的認知,和增益其環境健康識能。
文/蔡美瑛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延伸閱讀
COVID-19/英病毒變體9月已在當地傳播,南非又發現另一種變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