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局的調查,國內平均每3人就有1位罹患癌症;許多癌症病患買了防癌險,得到了經濟上的補助,所以除了進行癌症治療外,也吃了許多補品及營養品,但總是覺得很累很疲憊,四肢無力、掉髮、噁心嘔吐、整天頭暈目眩、無法入眠或一直想要打瞌睡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甚至有1/3的患者因此放棄了治療,該怎麼辦呢?
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CRF)
臨床上的顯示統計,約有7~8成的民眾,在接受癌症治療時會發生「癌因性疲憊」的現象,其中化療患者約65%~100%會出現這種現象,而放療患者約82%~96%,而腫瘤轉移患者則超過75%,有40%以上的患者的癌因性疲憊症狀會持續好幾年。
癌因性疲憊是癌症或腫瘤治療過程中,造成患者身體的生理狀態有掉髮或頭暈目眩及心理的認知情感方面,感覺累、疲勞或精疲力盡的現象。目前已有很多癌症並不會致命,但患者卻會因為癌因性疲憊的症狀,而中斷或延誤治療;而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也指出僅1/2的病患,會主動向臨床醫護人員提及疲憊情形,更有1/4病患是需要有藥物協助治療之中重度疲憊症。因此,民眾需要了解這只是治療過程中才有的現象。
造成癌因性疲憊的原因
1.腫瘤引起:腫瘤會釋放發炎細胞激素(TNF-a)或是消耗體內大量養分及能量
2.治療引起:化療使用的紫杉醇類藥物或放射線治療引起的貧血,發炎或白血球數目下降等都會造成疲憊。
3.營養不良:因為進食量減少,養份攝取變少並會造成體內低鉀或低鈉的電解質不平衡而引起疲勞。
4.其他:因手術開到造成體質虛弱,免疫力下降,或心理焦慮而產生失眠、憂鬱、壓力等。
如何緩解癌因性疲憊?
1.運動: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癌症病人,能運動時就要多活動,就算是每天多走路5~10分鐘都好。許多病人認為自己無法應付運動的體力,但癌因性疲憊不會因休息而恢復,反而要靠持續運動、增強體力來緩解。
2.作靜態休閒活動轉移注意力:對於身體虛弱至無法下床的患者;聽音樂、閱讀、看影片或玩遊戲可幫助患者精神集中在喜好的靜態休閒活動中,轉移注意力,分散疲憊感。
3.瑜伽: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研究數據,證實輕中強度瑜伽有助緩解癌因性疲憊,甚至被推薦用於乳腺癌以及非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中。
4.攝取充足營養:治療過程中需要高熱量和高營養單位的食物,以產生足夠的能量和蛋白質修復人體、提升白血球並改善貧血和睡眠的問題。
5.適當用藥:中重度以上的患者需要用藥才能緩解不適感,例如,中樞神經興奮劑或皮質醇類激素;也有民眾會選擇中醫師建議的黃耆萃取物或人參、茯苓等中藥。
因癌因性疲憊持續時間長,又無法透過休息恢復精神,還會讓病人無法自理,損害日常生活的功能和影響生理器官和心理情緒等各方面,使得有1/3的癌症患者會中途放棄治療,喪失了原有的生存機會,因此,若患者自身或家屬發現,病患在腫瘤治療的過程中,有無法因休息而恢復的疲憊感,請主動向臨床醫護人員提及疲憊情形,讓醫師或護士能夠適時協助,不只能減少醫療費的負擔,還能減輕症狀,保有一線生機!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