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9年將夜班工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如今一項新的研究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夜班有機會提高致癌風險。研究發現,夜班工作會影響到人的生理時鐘,也影響到 DNA 的修復機制,導致癌症風險大增。
夜間工作導致致癌的原因找到了!
不單只是夜班工作者,包含習慣熬夜的人也都籠罩在極大的風險因子下,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輪班者面臨較大的健康風險,不管在代謝、心血管疾病到精神疾病和癌症風險都不同。且國際上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夜班工人罹癌更普遍。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為了找出答案,一共找了14名參與者進行研究,其中一半的人得進行模擬夜班生活的作業,一半的人維持正常的生活,兩組人都吃一樣的食物,他們會在睡眠實驗室中度過七天,研究人員對他們每三個小時抽取一次血液樣本。
經過七天後,果然不其然研究人員從血液樣品中發現問題點,原來夜班工作者DNA 修復的情況不如正常作息的人,這樣的差異性可能是導致罹癌的關鍵之一,而這項新研究結果也發表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此外,在夜班參與者的血液中分離出的白細胞,比日班參與者的DNA損傷更多,代表夜班參與者的白細胞更容易受到輻射的外部損害,而輻射是 DNA 損害和癌症的已知危險因素。
癌症基因可能也有規律性、生理時鐘!
研究內容進一步指出,其實大腦有個生理時鐘,讓體內每個細胞也都有自己的規律的時間表,研究人員假設與癌症相關的基因也可能有規律性,夜班工作可能會破壞這種節律,這種變化會使工作者面臨更大的 DNA 損壞風險。
研究共同的作者賈森·麥克德莫特(Jason McDermott)說:「這些發現表明,夜班工作者最需要的DNA修復的過程,夜班工作應列入下一個致癌因子。」如今新的發現,對於醫療界有利於製定預防策略和藥物,可幫助夜班者解決DNA修復過程,也許有助於預防癌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