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減少是更年期前兆?釐清減少原因,再以中醫對症調理恢復健康

月經是女性的好朋友,從月經的週期、經期、經量,以及是否有經前症候群,都可看出女性的婦科健康。當經量明顯減少時,很多人擔心是卵巢功能衰退,提早進入更年期的警訊。其實,經量減少原因多,不妨藉由中醫調理來改善。

月經的形成具有週期性,會先經過濾泡發育成熟的「濾泡期」,排卵後則進入約莫兩週的「黃體期」,如果沒有懷孕,體內荷爾蒙濃度會急速下降,為孕育下一代而增厚的內膜便會剝落,而產生月經。

經量多寡與內膜厚度有關

月經量反映了這個週期內膜增厚的程度,若內膜厚度較薄,這次的月經量便相應減少。一般而言,每個月經週期的血量約為 30~80 毫升,若出血量少於 30 毫升,甚至不需要更換棉片,就很可能屬於經量過少,建議諮詢醫師釐清病因!

經量減少的可能原因

一、排卵功能障礙

當發生排卵障礙,濾泡無法轉變成黃體,血中黃體素濃度不足,內膜在雌激素持續分泌的狀況下增生,造成不定期的點滴出血。多囊性卵巢是造成排卵障礙的常見原因,患者常表現月經週期不規則、痘痘增加、體毛增多、肥胖等。

甲狀腺功能不僅與新陳代謝有關,也會影響女性經期與胎孕。腦部分泌的甲狀腺促進素 (TSH),會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但也因為結構上與促性腺分泌激素 (FSH、LH) 類似,當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都有可能干擾濾泡發育與排卵,導致經量減少、月經週期不規則、不孕。

泌乳激素能刺激乳腺生長、分泌乳汁,產後哺乳期因為泌乳激素持續分泌,造成生理性的經量減少或月經延期。腦下垂體的腫瘤、部分精神疾病藥物也會導致泌乳激素升高,使促性腺分泌激素 (FSH、LH) 濃度下降,干擾濾泡發育與排卵,導致經量減少、月經延期。

二、性荷爾蒙與卵子品質下降

當卵子品質下降,濾泡分泌的雌激素減少,會影響子宮內膜增厚程度,使經血量減少。自然老化、不明原因卵巢早衰,或骨盆區曾進行放射治療,都可能影響雌激素分泌與內膜生長,導致經量減少。

三、子宮內膜受損

如果先前曾接受手術流產,或曾經歷骨盆腔發炎,都有可能因為內膜受損、沾黏,導致局部子宮內膜增厚不全、經血排出不暢。就像農地硬生生地少了一塊,收成的莊稼就相對減少了。

中醫觀點看經量減少

以中醫觀點來看,衝任二脈氣血充盈則能使內膜增厚,肝氣疏泄調暢則能順利排出經血、產生月經。而對於月經量少,可以區分成「氣血虧虛」、「氣血不暢」兩種類型。

氣血虧虛

依中醫理論,「肝」藏血、「腎」藏精、「心」主血脈、「脾胃」化生氣血,都是與內膜增厚有關的重要臟腑。當氣血不足,血海空虛,除了月經量減少,也可能伴隨頭昏頭暈、疲倦、心悸、下腹冷、掉髮增多等虛性症狀。

長期營養不良、過度節食減肥、慢性貧血、腸胃功能不佳、大病過後、近更年期的經血量減少,都可能歸因於氣血不足。而「補養氣血」是這類型患者的治療方法。

氣血不暢

「肝」能調暢全身氣血、調節情緒壓力。當肝氣鬱結,氣血輸布不及,形成的痰濕、血瘀則讓經血排出不暢。除了經量減少,也常會觀察到月經延期、經血顏色偏暗、月經血塊增多。

甲狀腺功能異常、腦垂體腫瘤、多囊性卵巢,以中醫觀點均屬於肝經上的痰濕。長期壓力、輪班工作、作息異常,或手術、骨盆腔感染造成的損傷,也會使身體處於氣血不暢、痰瘀停滯的情形。治療上應著重「行氣活血」、「化痰散瘀」。

當然,如果能結合現代醫學知識與檢驗數據,辨明疾病特性並使用相關的中藥材,更能讓中醫治療精準有效!

迷思解析:月經量少是髒血沒排出嗎?

月經量少很常是因為內膜厚度不足,內膜剝落後產生的經血有限,不見得是經血沒排乾淨。當發現月經量變少時,先別過度緊張而胡亂進補,可以先至婦產科進行相關檢查,配合檢查結果以中藥調理效果更好。

文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中醫師 洪皓脩、圖 / 何宜庭

※ 本文授權洪皓脩中醫師

延伸閱讀:
月經後喝四物可以補「鐵」嗎?經期後調理大全!營養師、中醫師一次說明
產後調理一定要喝生化湯嗎? 中醫師說明什麼時候喝最適合
新冠疫苗擾經期?施打疫苗後月經不規律,中醫師解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