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快篩陽性、PCR確診該怎麼辦?三步驟自我應變

今日又迎來零確診,國內經過兩波較大規模的社區感染後又重拾「清零」,但接下來勢必要開起國門,為了預先因應社區出現可能的疫情,指揮中心越來越強調接觸者「自主應變」能力,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陳婉青防疫醫師說:「即時通知是很重要,因為 Omicron 傳播風險很高,接觸者可能已經碰到病毒有感染風險,為了避免疾病傳播,確診民眾在等待衛生單位聯繫要回想一下曾經接觸的人員。」

一旦檢驗為陽性的個案,除了等待衛生單位聯繫,這段時間可以開始回想這段時間曾經接觸過的人,但要以哪些時間點接觸過的為主?陳婉青說:「可以分成有無症狀來做時間切點,回想一下曾經在任何一方沒有配戴口罩、相關時間、地點,一起居住、聚會、用餐、工作、就學場所、醫療院所、大眾運輸工具、可能經相處 15 分鐘以上。」

  • 有症狀者:最早出現症狀的前四天到隔離的期間
  • 無症狀:已採檢陽性前四天開始

並進行疫調的時間,更簡單可以依據此下三步驟:

  1. 自主回想並列出發病日
  2. 紀錄曾經接觸的對象:共同居住、用餐、聚會或參加活動、工作或就學場所、曾去過之醫療照護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可能接觸達15分鐘的對象。
  3. 主動聯繫及提供衛生單位相關聯絡資訊,以保護接觸者的健康並及時防堵疫情傳播。

指揮中心提醒,如被通知為個案之密切接觸者,在獲得衛生單位進一步指示之前,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期間,請配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並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或共同用餐。請自我觀察是否出現COVID-19相關症狀。如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腹瀉、倦怠、嗅味覺異常或呼吸喘等疑似症狀,可以家用快篩進行檢測並聯繫各地方衛生局或撥打1922、1999。

指揮中心強調,因應Omicron新型變異株之威脅,國內本土疫情尚未平息,仍存在社區傳播風險,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與接種疫苗等皆是避免疫情擴散的重要措施,請民眾務必配合、遵守相關規範,共同維護社區安全。

文/王芊淩、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國內第三劑混打研究出爐!莫德納抗體上升最高近40倍、高端12倍
第三劑疫苗不良反應比較低?食藥署公布國內最新數據
美國兒童染疫比例增8.5倍!疫苗對青少年族群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