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問題在世界各地都越來越常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患有憂鬱症、焦慮症和思覺失調症。而神經科學不但是理解大腦的重要途徑,也是為精神疾病患者開發更有效治療方法的關鍵。神經科學研究的高速發展,為那些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提供了獨特的轉機。
大腦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器官,通常被定義為一個複雜的資訊處理系統,可以產生思想、情緒和行為。據估計,成年人的大腦包含 1,000 億個神經元,這與銀河系中的恆星數量相當,更神奇的是,大腦所有這些驚人的網絡與能力都集中在一個僅約 1.3 公斤重的軟組織中。
認識我們的大腦
大腦皮質是神經科學家的主要關注重點,我們的大腦分為五大區域: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和邊緣系統。額葉對於一個人在生活中發揮作用的能力至關重要,包含執行功能(如工作記憶)、更高層次的社會認知能力(如情緒調節、心智理論)、自我意識、道德推理和語言。
頂葉在觸覺和感覺處理中發揮作用,例如空間意識、視覺運動行為(如抓住物體)、數學運算、模仿和理解他人的意圖等,是與頂葉相關的認知能力;顳葉包含參與語音處理的主要聽覺皮層和參與記憶的海馬迴,可以感知與社會相關的資訊和識別他人面部的情緒;枕葉則參與視覺處理。
最後,邊緣系統和腦島(島葉)是位於大腦深處,在演化上較古老的區域,是人類基本功能的核心。身體和情感痛覺在腦島中處理,衝動、獎勵和情緒與邊緣系統習習相關。不過同樣重要的是,大腦是一個龐大且高度連結的網絡,認知和行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跨越、連結眾多大腦區域溝通與協調的結果。
因此,神經科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精神疾病背後的潛在因素,包含致病關鍵在哪?如何研究與治療?目前的研究指出,早期發現和早期有效治療心理健康問題,對於維持患者的功能、生活品質和福祉非常重要,這與長時間來人們對癌症等身體疾病的認知是一致的。
神經科學的突破性發展
1990 年,美國政府將 1990 年到 2000 年定為「大腦十年」,以促進神經科學研究工作,並提高社會對思覺失調症、阿茨海默症等疾病與大腦神經之間關聯的理解。經過近 30 年,神經科學家對人類大腦的理解,和精神疾病背後的神經生物學因素取得了令人興奮的重大進展。
事實上,許多心理健康狀況涉及大腦的許多層面,並依循著我們大腦的神經發育軌跡。一些最嚴重的心理健康症狀經常出現在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這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神經科學家已證實,這些症狀的出現與異常的神經發展有關,這種神經發展的損傷會導致大腦功能失調,這是精神疾病許多症狀的根源。
大腦的神經可塑性
除了神經異常和許多心理健康問題有關之外,神經科學家還有另一個重大發現,大腦具有所謂的「神經可塑性」(Neuronal Plasticity),也就是大腦透過創造、重建或強化神經元連結來靈活、動態地去適應環境的能力。
人們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影響大腦發育和功能,這對心理健康治療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基於神經可塑性的認知,大腦總是受到環境影響並產生變化,像是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往往會明顯退縮到孤立的生活,因此,暴露於社會剝奪、忽視和壓力等環境因素改變了負責認知功能的神經迴路,阻止新的神經元連結產生,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經歷慢性壓力可能是神經毒性和抑制神經元健康的重要因素,壓力的影響導致大腦結構變化與功能異常,目前已知憂鬱症、思覺失調症和自閉症患者的認知障礙都與此有關。研究證實,早期逆境和壓力、負面的社會環境和經歷會引起不良的神經可塑性,使大腦狀況變得更糟,這些發現表明社會環境影響大腦發育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同時,對神經可塑性的研究指出,成年人的大腦會加強和產生新的神經元連結,在增進日常生活功能方面具有顯著的能力。這些發現使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重新燃起樂觀態度,因為在過去被認為是以靜態腦部疾病為特徵的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更有希望來治療與康復。
因此,許多專家已經開始將神經科學整合到研究中,以瞭解和提高處遇措施的有效性。例如,神經科學家發現,接受社會心理治療以提高思維技能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大腦的額葉和顳葉等腦區間的溝通增加,這與強化的情緒處理有關。這些結果代表,改善額葉和顳葉的神經溝通可能是重要治療目標,認知訓練會更有效。
目前,精神疾病已是世界上最嚴重且持續導致一個人功能喪失的重大問題,這阻礙了個人復元和實現個人目標的能力,例如保持就業和獨立生活。儘管科學家在藥物和社會心理領域的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從心理問題恢復的功能仍然不足。現行精神疾病治療中的局限性表明需要新方法來改善處遇措施,而神經科學的最新進展為此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文/孫珞軒、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神經科學家:用這 4 種方法防止憂慮思維在腦中徘徊
18歲的你長大了? 神經學家:大腦25歲才成熟!
80歲老人還能產生大量腦神經細胞!阿茲海默治療或有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