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是國際失智症日,依據2017年國際失智症協會(ADI)資料,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000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其中,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占失智症約2/3的人口,所以阿茲海默症的預測與追蹤也備受全世界的醫界與學界注目。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超過25萬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最常見,約占失智症60~70%與國際數字相符,預測到2050年,台灣將有80萬人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預測
目前,預測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方法,就是透過各種指標,例如:風險因素、生物學標誌物及神經生理學和心理測驗等,進行多重因子交叉分析。
近日,發表於《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的研究報告指出,利用年齡、性別、BMI 指數、膽固醇濃度及運動強度的方式,去預測中年人群對於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評估評分表 如下,其準確率約有70~80%,提供給民眾作參考。
中年人群對於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評估評分表
阿茲海默症的預防
根據臨床研究指出,有1/3的阿茲海默症可以透過檢測早期發現進行治療,甚至進行預防,以下就介紹阿茲海默症的三階段預防。
初級預防:針對還未出現任何病理症狀的民眾進行預防動作,例如:減少造成阿茲海默症的澱粉樣蛋白(Aβ)產生致使大腦神經元纖維「打結」。
二級預防:針對澱粉樣蛋白(Aβ)代謝已經出現異常,但大腦的認知功能還沒有受到損害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進行抑制澱粉樣蛋白(Aβ)聚集,減少神經病變的方式。
三級預防:針對已經出現大腦認知功能受損的患者,進行預防或延緩惡化的方法。但臨床上發現,三級預防的效果很差,更顯出初級及二級預防的重要。
阿茲海默症指標物-澱粉樣蛋白追縱劑
近年來,如澱粉樣蛋白(Aβ)、tau蛋白或腦脊液(CSF)等許多可以進行大腦影像分析的生物標誌物,對阿茲海默症的檢測、追蹤、分析、診斷及治療和研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澱粉樣蛋白(Aβ)追蹤劑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經批准了3種阿茲海默症指標物-澱粉樣蛋白(Aβ)追縱劑:18F-AV-45針劑在2012年4月成為第一個被FDA核可的澱粉樣蛋白(Aβ)追蹤劑,它除了可以追蹤澱粉樣蛋白(Aβ)外,還同時是澱粉樣蛋白的免疫製劑,正在臨床試驗防治阿茲海默症的功效中。
18F-flutemetamol針劑在2013年10月經 FDA批准在美國上市,主要用於阿茲海默症者的評估,在預測阿茲海默症的進展和監測療效方面等應用還有待完善;18F-AV-1針劑,則用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療效的監測與評價。
tau蛋白追蹤劑
目前tau蛋白追蹤劑,還在臨床實驗的階段未獲FDA批准,其中的APN-1607,在美國的第1期臨床試驗預計在今(2018)年10月完成,它可快速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再經正子電腦斷層造影,檢測顯示變異的tau蛋白與神經纖維纏繞的現象。
延伸閱讀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