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疱疹,隨著年齡增長或免疫力下降,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更高。帶狀疱疹會在皮膚呈現出水泡的樣子,並伴隨著劇烈疼痛,且在疱疹乾掉結痂後底層受損的神經受病毒侵犯,造成長期慢性神經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而施打帶狀疱疹疫苗不但可預防的帶狀疱疹發生,還能預防疹後神經痛。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 32.2%,每三個人中可能就有一人罹患帶狀疱疹「皮蛇」,比罹患流感重症或新冠重症的機率更高!而帶狀疱疹常見的疹後神經痛更如同「長新冠」,即使皮膚水泡結痂復原了,仍有可能一直無法從疾病中痊癒,轉而成為長期的慢性疼痛疾病。因此,接種非活性的帶狀疱疹疫苗,是很重要的事情!
帶狀疱疹來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指出,我們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疱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沿著神經分布、蔓延發病,最終在表層皮膚呈現出水泡的樣子,且伴隨著劇烈疼痛。
帶狀疱疹出現在身體或臉部單側症狀:
- 水泡、紅疹、紅腫
- 痠麻、發癢
- 刺痛、燒灼或觸電般的神經抽痛
- 全身疲倦感
帶狀疱疹雖然對生命沒有直接的威脅,但對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影響,譬如說它如果跑到顏面神經會造成顏面神經失調、跑到視神經會影響視力、跑到聽神經會影響聽覺、跑到臀部附近的神經的話,有的時候就會引起大小便失禁等併發症。
李秉穎醫師說,帶狀疱疹最嚴重的併發症就是疱疹後的神經痛。因為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經由神經跑出來,它對神經會造成傷害。這種神經痛有的時候就是水泡已經乾掉了、感染的部位已經結痂了,但是疼痛還是一直持續,有的時候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幾年,甚至有些人形容可以相比生產痛,痛到說讓你沒有辦法好好的睡覺,沒有辦法好好的生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帶狀疱疹預防及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陳志榮醫師指出,帶狀疱疹發生後可依靠自體免疫功能恢復,在侵犯重要器官時會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但抗病毒藥物治療無法避免疹後神經痛,在臨床上約有 50% 的人在 90 天後依然有慢性神經疼痛的狀況,50 歲以上的老人更有超過 50% 的機率在痊癒後仍留有疹後神經痛。
免疫功能及年齡是罹患帶狀疱疹的 2 大危險因子,陳志榮醫師提醒,若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過度疲勞等狀況也可能引起帶狀疱疹。陳醫師也分享自己 20 歲時過度疲勞免疫功能不好時長帶狀疱疹的過程「一開始是半邊頭在痛,皮膚外觀沒有病灶,兩三天后水泡出現,才發現是帶狀泡疹,大概痛了兩個禮拜才慢慢癒合。雖然沒有經歷過生產痛,但也是痛到無法入睡需要鎮痛藥物介入的程度。」
陳志榮醫師說明,避免罹患帶狀疱疹除了要生活作息穩定、不要過度疲勞外,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也是及早預防的關鍵,過去的帶狀疱疹疫苗是水痘疫苗加倍 14 倍濃度的活性減毒疫苗,接種後的保護力隨著年齡增長及接種時間快速下降,在美國已被非活性疫苗取代,非活性、基因重組疫苗對 50 歲以上民眾減少帶狀疱疹發生機率超過 9 成,預防疹後神經痛超過 8 成保護力。
兩大族群建議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李秉穎醫師表示,時代越進步人口老化程度越高,醫療越進步,免疫功能不全的人越多,因為社會走向高齡化及現代化,使得與免疫力息息相關的帶狀疱疹多了許多趁虛而入的機會,因此,建議 50 歲以上長者及 18 歲以上的免疫缺陷族群為 2 大建議接種族群。
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目前在國內還未有健保給付,自費約 8-9000 元,需間隔 2 個月接種 2 劑疫苗,李秉穎醫師提醒,研究顯示帶狀疱疹疫苗和新冠疫苗可以接種在不同部位一起施打,對於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並不影響,因此鼓勵老人家及免疫功能不好的人去接種帶狀疱疹的疫苗。
文 / 趙乙錚、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疫情下年輕人帶狀皰疹發病率增!打自費疫苗有必要嗎?
蔡詩萍染疫後「帶狀皰疹」就上身!康復初期免疫力下降小心其他疾病
抵抗力差當心皮蛇上身!容易被誤診的「帶狀皰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