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減少外出讓孩子發展遲緩!治療師籲: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走走

政府政策慢慢走向開放,疫情之下民眾終於回歸正常生活,但過去幾年不少擔心家長擔心小孩被傳染,長時間都待在家中活動,長期下來讓兒童發展可能受到影響!職能治療師觀察下發現:「許多學齡前孩童,過去兩年間較少外出,缺乏外在環境的刺激,如今疫情趨緩後到幼兒園才發現孩童出現許多身心發展的問題。」

孩子正常吃睡!怎麼會被診斷發展遲緩?

四歲的小華剛上幼兒園幾個月,常常被老師反應跟不上同儕,非常安靜,且反應慢了好幾拍,靜態及動態活動的表現都明顯與同學有很大落差,因此醫院接受早療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小華確實在大小動作及感覺統合都有疑似發展遲緩的狀況。

家長一聽到「發展遲緩」都會很擔憂,孩子怎麼吃睡都正常,活動表現也沒異常,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事實上,近期類似的狀況不非少見,職能治療師都會與家長進一步深聊,了解孩子的狀況。

兩大關鍵需外在刺激才能讓兒童學習

新營醫院黃俊誠職能治療師說明:「近來至醫院評估的孩童,有許多都是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的發展問題,家長在家中雖然非常盡心地照顧孩子,但有許多經驗是需要外在環境才能積累的,最明顯就是『環境適應』及『社交互動』,僅在家中很難得到相關經驗。

而黃俊誠職能治療師與小華家長會談確實也發現,造成過去兩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孩子幾乎可以用「足不出戶」來形容。在與家長詳細討論,並給予一些居家活動後,經過三個月的早療課程,小華已經可以追上其他同學的腳步,並適應校園生活。

別小看外出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在過去正常的情況下,孩子會跟著家長出門採買、串門子或到公園玩耍,這過程中除了與不同的大人及孩子互動,還能學到該怎麼適應一個陌生環境,並作出適當的反應,如今沒有家長先引導相關的經驗就突然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環境,可能就會顯得非常的退縮,因為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和老師及同學互動。

「感覺統合」需要外在環境刺激

此外,許多問題也會體現在「感覺統合」上,只有家裡的環境是不足以讓孩子有足夠的感覺經驗輸入的,家裡的家具、擺設、樓梯、牆角,甚至地板材質,幾乎是一成不變的,對孩子來說,大腦沒有挑戰並適應新環境的機會。

相較如果是在外出的環境,可能有草地、沙地、柏油路或磁磚,路上可能會有台階、小石頭或坑洞,有上坡有下坡,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感覺輸入大腦,並指揮身體作出反應的練習機會。

因此,黃俊誠職能治療師建議:「現在疫情較為趨緩,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門走走,孩子的發展常常是環環相扣,整體相互影響的。」如果真的有發展上相關問題,短期內無改善,建議盡早至醫療院所接受早療評估,或是孩子染疫之後持續有長新冠的症狀也千萬別輕忽。

文/王芊淩、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
早療種類有哪些?語言、職能、物理和心理治療課程,又有什麼不同呢?
早療越早,效果越好!教你看懂孩子需要 0~3 歲早期療育的黃金期
通報轉介在做什麼?熟悉早療評估流程把握孩子療育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