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勝專訪/疫情三年總結 回應7大爭議「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在台灣抗疫的三年多的日子裡,從中央到地方、基層診所到各行各業均受到衝擊與考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2020年成立至今,歷經兩任指揮官,有望於 2023 年度功成身退解散,如何在疫情尾聲交出這場戰役的成績單和檢討報告備受關注。

過去肩負前進指揮所及醫福會執行長,同時為現任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COVID-19 防疫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它是新興疾病,沒有人能夠預知疾病的動向,而且跟以往大流行的疾病都不一樣,使得防疫工作必須不斷變動調整。

「想當然在三年的緊急狀況下,責難一定會有的,尤其是瘟疫發生都是一種災難,沒有人是好過的,但政府的責任就是要能盡快減低災害與損失,這才是真正的挑戰。」

王必勝認為,台灣面對疫情三年多的時間裡,所有各層級的工作人員,以及許多專家都盡力依據各種狀況來對政策進行判斷,也在國際的防疫評比表現不差,但無論如何,仍有不夠圓滿的地方。

回應1:國內死亡數居高不下

國內統計,因新冠疫情染疫死亡的個案中,在進入防疫第三年內翻了 16 倍,當年度達 14 萬人之多,截至 2023年 2 月,三年共有 18 萬人死亡,每天均有雙位數病例離世,讓專家搖頭,認為台灣應檢討並壓低「死亡人數」為目標。

王必勝也坦承,疫情發展到至今,確實 Omicron 染疫者因為數量多、死亡數也相當高,加上病毒的傳染力高,若以強力封控或清零, 所付出的成本太大,因此各國多選擇病毒共存「當然這樣的狀況下,勢必就會有一定的傷亡產生。」

因此在Omicron病毒橫行階段,台灣仍持續採購次世代疫苗,期望讓傷亡損傷更小,但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出現緩打潮、停打潮,也更需要催打政策加入,提高覆蓋率。

「第一個仍要改進的就是疫苗的普及與催打。」王必勝表示,在 2023 年 3 月 6 日起將實施「疫苗加一,解封安心」催打計畫,呼籲未曾接種任何一劑者、尚未完成基礎劑或 2023 年起未接種過任一次世代疫苗的三族群盡速接種,期望解決因染疫導致的重症及死亡風險。

回應2:疫苗藥物籌備不足

本土爆發 Alpha 大規模感染是國內首次面對新冠疫情的危急時刻,死亡數雖然不如 Omicron 個案多,但致死率高達5%,無論是疫苗與藥物的籌備,都不像現在充足,供應流程也尚未成熟,對染疫死者的家庭衝擊與傷害仍大。

王必勝則表示,在初次面對大量的感染出現時,物資有可能會有所不足,疫苗也剛起步研發與製作,但我國也努力爭取疫苗與接受國際援助,並透過嚴謹的防疫政策爭取接種時間。

另外,對於外界提到的「缺乏抗病毒藥物」一事,他則數度澄清,台灣從來沒有缺藥過,而且還是亞洲最快輸入瑞德西韋、Paxlovid 和 Monopiravir 的國家之一,目前提供給所需的高風險族群的給藥率均是名列前茅。

「但在 Alpha 第一波衝擊之下,當時大家對疫苗與藥物的流程並不像現在有很明確,有人反應沒有辦法及時拿到救命藥物,但隨著疫情明朗,各層人員也很積極並盡快即時的去調整,共同努力降低損失。」

但王必勝說,確診者須要使用的抗病毒藥物,都是需要由第一線醫院進行審核,並交給臨床醫師去判斷,指揮中心負責供應這些藥物到醫院去,但如果是因為申請時間較慢而耽擱,是否能加快行政流程,便是能夠改善檢討的地方。

回應3:長者等弱勢族群受威脅

在疫情死亡個案有九成都是60歲以上的長者,加上多數有罹患慢性病,也讓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受到威脅,一但長期處於健康狀況不佳,遇到大規模的瘟疫襲來,變成為率先受傷與犧牲的一群,也被列入該檢討的項目。

「台灣要照顧好這些脆弱族群,例如長照機構的患者,身體狀況不好,又容易在機構出現感染,因此就被列為重點對象,同時也監測住民及照顧人員,並提高篩檢和給藥的速度,幾乎全數做到是一日內即給藥,就是為了降低傷害。 」

但對於有部分長者因為多重慢性病需要常常出入醫院取藥,也使得暴露在院內感染的機會提高,但若遇到收治患者與長者回診醫院有所重疊或者進出頻繁,也會加深對年長者染疫的風險。

對此王必勝擔任過多起疫情事件的前進指揮所指揮官,時常擔任滅火隊角色,他表示台灣在「清零階段」時,院內感染與控制做的不錯,遇到有相關個案都會迅速匡列、撲滅,真正在醫院感染者是寥寥可數。

即使到了 Omicron 時代,仍有多家醫院依舊採取嚴謹入院規定對待,對於住院陪病的規範也尚未鬆綁,對於長者需要進出醫院拿藥等,也可改以透過視訊診療門診,開放穩定慢性病複診病人電話診療、藥師送藥與得來速窗口降低風險。

回應4:篩檢大塞車延誤病情

國內疫情於 2021 年 5 月爆發,從萬華茶室延燒到雙北各地,醫院大爆滿,許多人出現確診症狀,只能在寒風中排隊就醫,等著要 PCR 篩檢,但檢驗結果卻大塞車,當時因篩檢通報的量能塞車,還一度出現所謂「校正回歸」的情況。

由於無法確切掌握確診病例,加上 Alpha 病毒出現「快樂缺氧」情形,讓因此不少學者指出,應捨棄 PCR 快篩方式,改為快篩認定或增加醫院額外應變醫院進行收容,避免延誤救治黃金期。

王必勝表示,當面對大量確診個案出現,如何在短時間處裡病患,皆是全世界面臨的考驗,尤其是在進入 Omicron時代後,各國確診單位甚至以數十、數百萬例單位起跳,不只考驗疾病的通報、認定系統,也考驗整個醫療量能體系。

他列舉,面對通報塞車問題,必須捨棄以前法定傳染病系統複雜的通報,並開始簡化通報的步驟,另外無論是採用快篩或 PCR 篩檢,斟酌是否要由統一實驗室檢驗,也會涉及對疾病的判讀、誰有資格判定和疾病認定差異。

「在 Alpha疫情爆發時,大量的個案出現,讓行政決策系統接受嚴格的考驗,中央與地方也從中記取教訓,不斷進行改進。」直至今日,確診者只需要快篩、視訊看診即可認定確診,甚至未來輕症者也不再有通報的必要。

回應5:疫情過兩年快篩仍缺貨

台灣在疫情進入與 Omicron共存時代,確診者均改以「快篩認定」,甚至各行各業復工採行「以篩檢代替隔離」政策,民眾對於快篩試劑的需求大增,但沒想到藥局購買快篩試劑,卻是一再空,被批評「物資籌備兩年還沒到位。」

王必勝表示,快篩試劑涉及到判讀哪種病毒株有效、判讀效果如何,兩年前事前籌備大量快篩試劑,也未必適用於現今流行的病毒株,加上在疫情走向不明的情況下,也不會預先購買數千萬劑的快篩進行囤放。

他也強調,在 Omicron 出現以前,沒有人知道它較於 Alpha跟Delta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後者採取的政策是清零的思維,但前者有很強的免疫逃脫特性,因此快篩未必也能輕易的檢驗出來。

因此,「快篩購買需要在適當情況下,採用適當的篩檢政策,再搭配合格有效的快篩試劑,並非事前囤放快篩等物資,就能夠一勞永逸,但往後有類似事件與檢討,我認為台灣在共存時代的決策時機點,可再更迅速一些。」

回應6:醫療應變排擠量能

疫情期間,王必勝身兼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行長,攬起與各家應變醫院調度專責並房的責任,但當時北部病床告急情況下必須面對救護車塞車,確診病人無法入院的責難。

他表示,要能迅速策動公私立醫院收治確診病人,避免醫療量能崩潰,台灣有一定的應變制度可以遵循,特別是從 2003 年有 SARS 的經驗之後,均有啟動專責病房調度的機制,由公立醫院責無旁貸地先擔任起先鋒的角色。

根據醫療應變組的規劃,從北到南一共劃定了六個應變網區,層層徵用一定比例的專責病床,不只考驗中央與醫院的配合,且隨著疫情擴散,責任醫院的病床數也逐疫擴大,同時也要兼顧到其他需要一般醫療服務或癌症、手術等病患。

王必勝不厭其煩奔走,「疫情高的時候多開一點病床,低一點就下調,過程中的調度都不要嫌麻煩,要隨時調整比例。」目的就是不要讓其他病人,在疫情期間受到醫療排擠,並且能維護一定程度的疾病治療與需求。

「全世界都會遇到醫療量能崩潰,但到底如何盡速解決,才是眼前要面對的問題。」他說,現有的醫療應變系統,能在遇到緊急狀況進行消毒清空,即時啟動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可以避免感染再擴散,值得往後學習與借鏡。

回應7:家屬死亡火化導致許多遺憾

另一常見的爭議,發生在因染疫而死亡的個案需要盡速火化,家屬因為無法有足夠時間告別,甚至也只能使用視訊或無法親見親屬的方式離開人世,或能夠選擇土葬方式取代,對比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限制。

王必勝說,由於COVID-19 被列為第五類傳染病,依照法規規定,遺體置放時間不能太長,必須考量到會有傳染風險存在,必須要盡快火化也無其他方式替代,過去國際在面對「伊波拉病毒」的時候也有過類似規定,屍袋也不能打開。

尤其在 Alpha 變異株的感染,日本也有做出研究發現染疫的屍體有五成機率會檢驗出病毒,在遵循傳統的辦喪事的禮俗過程中,家屬與葬儀社等人員,仍有一定的感染風險,因此不得不進行火化處理。

但現今 Omicron的新冠疫情趨緩的狀況下,病毒威脅性小,未來可以將傳染病分類降級,也不必規範只能走火化這一條路,減少最終道別的遺憾,「我們希望可以趕快免除規範,為家屬與往生者著想。」

(自 2023 年 2 月 22 日採訪結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後於 3 月 9 日宣布,3 月 20 日起調整COVID-19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包含遺體可以不必送火化場,而可以土葬,並且供家屬瞻仰遺容。)

詳細新聞請見:COVID-19/臨別不再有遺憾!新冠肺炎確診遺體「4大新制」開放土葬、瞻仰遺容

總結:防疫關鍵在民眾對決策的信任

面對疫情三年來,染疫死亡個案的爭議和複雜的規範,仍會引起社會憂慮與責難,需要正面直球對決外,王必勝也認為,政策在推行過程中,有賴全民的齊心配合,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如何能夠建立民眾的信賴感與自我防疫意識。

他列舉,要達到信賴的目的,第一點是中央進行疫情的態度都要採取資訊的公開與透明。「這點在台灣做的很好,若誇大來說,指揮中心每日的記者會和細節,民眾與總統得知的第一時間都是一樣的,幾乎沒有延遲和隱瞞。」

第二點是針對專家對於死亡人數的多寡或疫情走勢的意見,不放棄且積極地進行監測。例如現今很多國家到疫情後期都不再進行個案數統計,或減少篩檢通報,但台灣依然持續三年,努力地進行檢驗,掌握最真實的疫情狀況。

第三點就是把握與積極的對外溝通與對內共同討論,並非一人會議決定一切。「信賴的基礎就是溝通,做決策者不只有指揮中心或指揮官一個人,而是廣納意見。」

他列舉,成立ACIP(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VICP(疫苗受害救濟委員會)等專家小組會議,與專家共同討論、接納建議與決策,同時也強調「共識絕對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參考國外的措施與經驗,並非胡亂辦案。」

記者會中也會積極回答民眾與外界的各項疑問,並第一時間蒐集資訊對外公開與參考,隨著疫情常態化的時間到來,王必勝也表示「很期待指揮中心解散的一天,那代表疫情真的結束了。」

台灣逐漸走向邊境開放、脫口罩、解隔離,輕症免除通報,一步步朝向常態化生活,預計今年度五月有望將COVID-19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移除,中央疫情指中心也將解散,回歸衛福部常態體系應變。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自 2020 年 1 月 20 日成立,並於 2023 年 4 月 27 日迎來最後一場記者會,最後在 5 月 1 日解散,指揮中心成立滿 1197 日,為三年疫情畫下句點。)

詳細新聞請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成立 1197 天!陳建仁視察同意「 5 月 1 日降階解散」

文/謝承恩 圖/江宏倫

◀︎ 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