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好憂鬱怎麼辦?仰賴隊友不如靠中醫幫忙!按壓 3 穴位、喝 1 茶飲,找回好心情

迎接新生命的來臨,是一件多麼歡欣鼓舞的事,但,生活也將面臨接踵而來的各種挑戰!許多媽媽都會將生活重心放在新生兒照料上,忽略自己產後的生理跟心理都需要修護,一不小心就陷入情緒低潮,出現產後憂鬱。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孕媽咪身體在歷經生產這場巨大變化後,大約有 7〜8 成的產後婦女會陷入情緒低潮。發生原因眾多,包含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生產造成的傷口疼痛、照顧寶寶睡眠不足等。

更多的是來自心情的轉折,例如,哺餵母乳不順利、擔心母乳分泌量不足、無法照顧好寶寶、擔心身材走樣、憂心掉髮、婚姻關係、婆媳問題、教養觀念分歧、經濟壓力等,若是不認真看待情緒狀況,都可能誘使產後變得憂鬱。

周宗翰指出,產婦可能會出現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心情低落、缺乏動力、容易焦慮、煩躁、暴怒、哭泣、失眠、食慾不振、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覺得生無可戀,做出傷害自己或寶寶的事,釀成悲劇。

提醒所有媽咪,如發覺自己情緒低落,最好能主動告知周遭的人,家人也要多注意產婦情緒變化,必要時應盡快請身心科、精神科醫師協助。而中醫也可從旁協助,幫助照料好身體,解決造成憂鬱根本問題,以渡過身心煎熬時期。

圖片來源:istock

中醫治療身心兼顧,協助產後復原

中醫認為,產後憂鬱歸屬「鬱症」的範疇。由於分娩過程容易耗傷氣血與津液,心神失養,若原屬肝鬱體質的婦女更容易加重本身的肝鬱氣滯,導致憂鬱發作。因此,治療上以寧心安神以、疏肝理氣的藥物為主。

周宗翰進一步說明:「產程時氣血津液的耗傷會讓體內所有臟腑的運行受到影響,造成身體出現各種症狀,同時讓心理更加容易感到鬱悶,絕對需要好好調理」。

  1. 脾虛:容易產後水腫或肥胖,可透過健脾利濕的中藥處理。
  2. 心脾血虛:容易母乳分泌不足,可用補益心脾藥物增加氣血生成。
  3. 肝經鬱結:母乳量足卻塞住,需用疏肝理氣藥物方能暢通。
  4. 腎水虧虛:容易導致掉髮,可用滋補腎陰藥物,幫助頭髮生長。

減壓穴位搭舒心安神茶,找回好心情

周宗翰提到,除了對症下藥以外,也可同時加上針灸、耳穴貼或是艾灸的方式,幫助媽媽們走出憂鬱。此外,建議可另外服用舒心安神茶,才會對於平穩情緒更有效果。

舒心安神茶
藥材:浮小麥、甘草、大棗、茯神、合歡皮、玫瑰花
功效:浮小麥和甘草可補益心脾之氣,配合大棗可養心血、茯神能寧心安神、合歡皮和玫瑰花可疏肝解鬱。

也可以搭配精油去做穴位的按摩,依個人喜好去選擇精油,像是薰衣草、茉莉、佛手柑等香氣都有助於減壓放鬆,提升愉悅心情,改善睡眠品質。周宗翰說,感到緊張焦慮時,可將精油擦拭在 3 大紓壓穴位,迅速緩解緊繃情緒。

按壓 3 穴位,緩解緊繃焦慮

神門穴
穴位:手心朝上自小拇指往下尋至腕橫紋,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即是穴

印堂穴
穴位:兩眉頭連線中點即是穴。

內關穴
穴位:手腕內側,腕橫紋上兩寸(三指幅),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兩筋之間。

他也建議媽媽們,盡量要撥出時間做運動或伸展放鬆,藉以鬆開因照顧孩子而緊繃的筋骨,也有助於氣血循環流暢。如果沒空運動,也盡可能在天氣好的時候出去走走曬太陽,有助於血清素的分泌,改善憂鬱情緒。另外,多攝取富含色胺酸食物,像是五穀雜糧、乳製品、豆製品或是小魚乾,也是不錯的選擇。

諮詢專家: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周宗翰中醫師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母嬰同室、母乳哺餵至產後憂鬱!一張表搞懂產後憂鬱、簡易居家檢測
林志玲拒生二胎,短暫產後憂鬱纏身!幫助孕媽咪擺脫低落情緒,醫籲:善用 1 招即成神隊友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產後憂鬱! 國健署:3-8成婦女都有「產後情緒低落」